作者:台北榮總 心臟外科 陳沂名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沂名醫師參與團隊探討手術治療「升主動脈剝離」使用人工血管接環與傳統縫線之預後比較研究,獲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刊登!
心臟外科急症手術中的急症
甲型主動脈剝離(TAA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是心臟外科急症手術中的急症(沒有之一),死亡率較其他心臟外科手術高了很多。除了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將病人自鬼門關前拉回來,診斷與治療都是在跟時間賽跑。
TAAD 不是那麼容易都能在第一時間診斷出來,不少個案確診時已是半夜。偏偏這類手術的時間長、術中術後出血量亦多,因此整個團隊都是爆肝在進行搶救手術,結束時不僅人仰馬翻、更常常打亂隔日預排的手術室排程。
深具挑戰性的手術步驟
Total arch replacement(大龍蝦手術、某邵姓學弟幫忙取的綽號)是目前治療 TAAD 最完整的術式,做弓部重建的傳統方式需要外科醫師一針一線去縫,要在已撕裂的主動脈壁上進行縫合是很有挑戰性的任務。
另外,手術中會降低患者體溫、待縫合結束再升溫,這樣的溫度變化將使得血球及凝血因子變質而導致凝血功能異常,進而加重縫合後的出血(suture hole bleeding)。
若出血量增加、手術時間長,則輸血量也會增多,術後到加護病房需要再次進行止血手術的機會也會提高。
與學術世界分享團隊努力成果
血管環(VRC; Vasoring connector、國內振興醫院魏崢教授所發明)便是用來解決傳統針線縫合困境的創新醫材。VRC 是用綁的方式來完成吻合,因此沒有針孔而能免去 suture hole bleeding 的風險。
個人有幸多次參加魏教授舉辦的 VRC 研討會,也很感謝魏教授不藏私地分享其中的 know how,魏教授的長者風範,令人欽佩且嚮往!
我們團隊利用四分支血管、VRC、及胸主動脈支架來完成大龍蝦手術,雖然這個手術已行之有年、但各家醫院的手法其實略有不同。我們的開法與已發表文獻有相異處,因此便很認真地收集案例、追蹤預後,然後撰寫文章。
購置專業器材達成期刊社要求
第一次投稿照例碰了大釘子,沒有 peer review 就被退回,只說我們的手術不夠創新、個案數又少。投第二本期刊時,editor 與三個 reviewers 明顯表示喜歡並問了些很好回答的問題,但 editor 希望要有 5 分鐘的 video 來呈現我們的手術。
與大龍蝦手術奮戰時還要錄影,嘗試用攝影頭燈來拍的效果極差,因為手術中我的頭會一直動來動去讓畫面很不穩定;找人用手機拍攝並把相機捆在手術燈上來攝影,效果也不理想。
最後是去買了一台運動型攝影機(GoPro)、並找專人拍攝才拍到令人滿意的畫面。有了影片,在回覆期刊社後一個月就收到論文接受函了。
找到並呈現個人特色
最後要感謝蔡校長及新思惟團隊給予我的提醒與鼓勵,蔡校長多次解答我的一些疑慮、並勉勵我要專注於自己的特色手術來做學術發表。
我們的手術個案數雖然遠遠沒有國外其他中心多(尤其是中國),但只要有特色、有賣點、outcome 又好,還是可以在眾多期刊中找到立足之處。外科醫師不用進 LAB,一樣能發表深具臨床意義的文章喔!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