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高分期刊 (impact factor > 5) 的經驗分享

 

作者:台大醫院 復健部 吳爵宏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吳爵宏醫師 original research,獲 Radiology 刊登!

 

 

MEPA_20150207-213

 

 

從沒有過這樣的感覺:投稿到 Radiology 這種等級的期刊,投稿時就有八成把握;三天後進入 review Process 時,覺得九成九機率會被接受。客官看到這裡請先忍住把我噓爆的衝動,讓我在此跟大家分享從研究開始到被接受的過程、與心得。

 

 

要愛你的期刊

 

熟悉目標期刊的內容,並嘗試分析目前該期刊可能需要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好能把文章的風格寫得「像該期刊登出過的文章」。以我這篇文章為例,從開始設計實驗到文章的撰寫,我先念熟了好幾篇 Radiology 近期的文章(是整篇念熟、不是只看 abstract 喔)。先思考過這些文章大致上的風格,才開始下筆。

 

萬一被拒絕時,改投其他期刊,即使沒時間和心力更動全文,建議至少 abstract 要稍微修改到符合該期刊的需求。總之,要讓期刊編輯覺得你和他是同一國的。

 

 

撰寫過程

 

先決定這篇文章要告訴讀者的「一個主題」(對,一件事就好),然後所有文章的內容都圍繞著這件事逐漸延伸。編輯和 reviewer 都很忙,大多數是對文章主題有興趣、覺得新,才接下去看看方法學有無缺失,討論寫得完不完整等。

 

文章寫完後一定要找人幫忙看,最好是找有多次擔任 reviewer 經驗的前輩。因為自己常常會自我感覺良好,馬上投稿會被 reviewer 慘電。這篇文章撰寫過程中,我很感謝王亭貴教授和陳文翔教授與我多次信件回覆,提供寶貴意見。有經驗的老師可以對文章提出一針見血的評論,先針對這部份修改,可以減少很多被 reviewer 挑毛病的機會。

 

另外,強烈建議一定要找英修,尤其我們的英文並非母語,編修後的可讀性差很大。如果願意多花一點錢,有些英修服務還可以把文章修改成類似目標期刊的風格。文章讓編輯和 reviewer 容易看,被接受的機會就增加了。

 

 

正確的統計方式

 

雖然只要講到統計,大多數人的腦袋就會暫時當機無法思考,但是多數的醫學研究設計上,其實不會用到太複雜的統計。只要知道自已的研究資料是否符合常態分佈、是否要用無母數分析、適用獨立 t 檢定還是配對 t 檢定等,如果有問題,可以看看自己醫院有沒有統計諮詢。

 

好期刊非常重視統計方法,像這次投稿到 Radiology,三位 reviewer 中,有一位就專門只看統計和資料處理這塊。為避免廣告嫌疑,我絕對不會說新思惟有一個工作坊就和統計入門有關。

 

 

Revision 過程

 

這次收到 reviewer 的意見就只有短短幾行,回想上一篇文章投稿到 Radiology 時可是 revision 來回了三次,而且每次收到的意見都比我原文還長,真是天堂與地獄的差距。

 

其中 Reviewer 1 的意見為:「Interesting and original topic. Paper is well written with clear hypothesis and demonstrates need for the project.」,Reviewer 2 的意見為:「Congratulations for your study and article.」。哇塞,第一次被 reviewer 說恭喜,真是特別的體驗。

 

不過回覆時還是要以中立理性客觀的語氣,說明我們已經照編輯及 reviewer 的意見修改,感謝各位的意見讓我們的文章更好,一點基本的禮貌還是需要的。

 

看到這裡,不曉得客官們有沒有發現,文章準備過程落落長,但投稿出去到被接受這段就很像炫耀文 沒什麼內容了?是的,完整而確實的事前準備,就不需要太多的補救措施。相信你也會同意這點。

 

 

研究主題和投稿技巧相輔相成

 

除了以上投稿注意事項外,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研究的本質:是否有新的發現?這些新的發現是否能讓這世界的知識進步?(即使只是小小一點進步)

 

好的研究主題,就像新鮮的生魚片,只要沾點醬油就是人間美味;若好主題難尋或資源匱乏,至少熟悉適當的投稿方法,就像一般的雞肉,裹上麵粉炸過再加大蒜、胡椒、九層塔,做成「風味羅勒炸去骨雞肉佐東方特調蒜味椒鹽」,也是很有市場的。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0913_第二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