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author 到 reviewer,再到成為 academic editor。

 

作者:花蓮慈濟醫院 家醫科 黃暉凱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暉凱醫師受邀擔任 PLOS ONE 之 academic editor!

 

 

00_innovarad_huanghk_PLOS_ONE_share_Meta-analysis_20180114_0160

 

 

跟大家分享我從菜鳥 author,到擔任各期刊 reviewer,再到受邀擔任 PLOS ONE academic editor 的心得。雖然是要分享心得,但說實在的我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也不能排除期刊尋找 editor 的 criteria 是不是有 bug……不過既然被邀請了,就先厚臉皮擔下來,之後再努力變強,努力配得上這個新角色!

 

人生大部分也是這樣(被逼迫),intern / PGY 第一天就直接被丟去值班,然後再邊學習如何值班(?);機會來了就先上車,上車以後再邊學開車(?);小孩先生出來,生出來以後再邊學當爸爸。(被揍 XD)

 

 

從期刊的菜鳥投稿者,到成為期刊的學術編輯。

 

記得我人生中第一篇 paper,是在四年前(2017 年初)還是小 R1 時,正好就是投到 PLOS ONE。雖然有些大老前輩們嫌棄 PLOS ONE(還有所有的 open access journals),但人生第一篇 paper 被接受當時的內心喜悅,遠遠勝過後來其他 paper 被接受的開心程度!

 

在那之前,自己真的就是一個空白學術新手 R1,在陸續上過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後,初步了解學術發表的規則與潛規則。在我剛要起步時,有幸上到這些課程,講師們毫不藏私的分享如何避免各種地雷和冤枉路,我認為是我學術起步的重要關鍵之一,這部分曾在之前分享的「起步後兩年回顧」心得中提及。

 

當我還在新手村時,校長曾對我說過:「你繼續努力下去,不久後應該可以破 10 篇!」當時覺得校長根本在嘴砲新同學,現在我自己打自己臉了(但打得很開心 XD)!當時投稿自己的第一篇 paper 到 PLOS ONE 時,完全沒想到四年後能成為 PLOS ONE 的 academic editor!

 

 

審稿同時也是審視自己與其他作者/編輯的看法

 

在學術起步,累積大約 5 篇研究發表後,開始有期刊邀請我幫忙審稿,也許是審稿品質還行(其實是 reviewer 越來越缺乏啦 XD),陸續有不少期刊持續邀請我擔任 reviewer,雖然協助審稿完全是做免費的義工,不過我確實從審稿過程中學到很多。

 

例如審稿過程中,能看到其他 reviewer 點出自己審稿時沒發現的問題,而在審查 revision時,也能觀察其他作者是如何回覆 reviewer 各種刁鑽、光怪陸離的意見,之後再比對稿件下場,寫得好的可以偷學,寫不好下場不佳的更可以當成借鏡,避免犯類似錯誤。

 

擔任 reviewer 其實也是一個先接受任務再努力變強的例子,我想沒有人從一開始就很會審稿,高手審稿一篇只要半小時,我一開始沒經驗,一篇可能就要花 2-3 小時,看不懂的就去查,邊查也能邊學習,隨著經驗越來越多,審稿越來越快,評論能力也會逐漸提升。(當然領域差太多也不能亂接啦,像我就不會去接基礎研究的審稿邀請,根本看不懂怎麼審 XD)

 

 

提升自己的實力,也豐富了學術經歷。

 

現在協助審稿也能有正式的 credit,Publons 平台能協助記錄並認證審稿經歷,曾經幫過哪些期刊審稿、審過幾次,在 Publons 上都能被清楚記載,當成相關經歷佐證。例如從我自己的 Publons 帳號頁面就能清楚回顧,不知不覺我已經幫超過 30 家 SCI 期刊審過稿,這也能當成一種自我正向回饋。

 

這次 PLOS ONE 請我提供 CV 時,我連講師資格都沒有,學歷只有 MD,目前只是 V1 (下個月終於要升 V2),看起來真的……很廢 XD。但我除了列出論文發表外,還特別強調曾擔任超過 30 家 SCI 期刊 reviewer 的經歷,並附上 Publons 連結佐證,我想,能順利通過審查成為 academic editor,這些審稿經歷應有一定的幫助,畢竟,editor 的工作就是要處理審稿過程,並根據 reviewer 的意見做決定。

 

 

01_HuangHK_PLOS_ONE_Publons_share

 

 

不要害怕跨出第一步,一邊做一邊學習。

 

個人認為,對於學術剛起步的年輕研究者,如果有機會能協助審稿,雖然花時間,但若能力所及,可以考慮協助(反正 reviewer 也不會只有你一個人,不需要太害怕),可以從中體會並學習到一些投稿和 revision 撰寫的眉角,當然,重要的方向與策略,新思惟課程中已經有教,然而實際擔任 reviewer 後,有些細節能進一步從 reviewer 視角重新體會。

 

另外我也建議年輕研究者,建立 ResearchGate、ORCID、Publons 等這類學術平台的個人帳號,並定期更新個人資訊,如學經歷、相關發表(通常這部分會自動抓)、審稿經驗、獲獎及其他特殊經歷等。

 

大家平常對某個人感到好奇時,第一個動作常常是先 Google 人名,學術圈也不例外,當 Google 對象的英文姓名,這些學術交流平台往往很快就能被搜尋到(當然也能搜尋到任職機構提供的網頁啦,前提是機構願意幫我們這種沒身分、沒地位的人弄個英文網頁,而且不是弄的爛爛的那種 XD)。

 

這些學術平台上的個人資訊,就會是我們最好的名片,讓全世界的人,利用網路就能快速了解您是誰、在學術方面有什麼表現。當然最厲害的應該是直接架個人網站,而且是版面舒服、專業的那種!這部分技能我還沒習得,之後再從新思惟的課程起步好了 XD

 

對我來說,被邀請擔任 PLOS ONE academic editor,是對我學術起步四年來努力的一種肯定,也是一個全新挑戰。之後開始有擔任 editor 的相關經驗後,再跟新思惟好友們交流分享。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60409_第十一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