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時期,為自己拚出 SCI 論文。

 

作者: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整理胃部鈣化纖維腫瘤之系統性回顧,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MEPA_20200509_0265

 

 

選擇期刊對於投稿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學問。以前認為論文只要把草稿寫完就結束了,但其實論文完成到真正被期刊接受,還是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論文寫作課,助我克服起步的逆風。

 

寫作完成後,其實還有許多繁瑣的文書行政流程要處理,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卡關,都無法順利起飛。很認同蔡校長的話:「做了再多的努力都還是要起飛才算成功。」初學者一定要先能起飛才有後續的選擇,如果一開始起飛不順,很多理想也只能化為空談。

 

在撰寫這篇論文的時候的確是要一氣呵成,因為起飛沒有分段。零碎的時間應該是用來完成醫院臨床上必要的項目,然後盡量把時間集中,使用超高瞬間濃度的原則來完成(把時間集中濃縮,真的一個禮拜還可以多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時間)。

 

 

學術生涯早期,學會時間管理。

 

時間的分配(如同蔡校長所說的,寫作其實也近乎於另外一份工作)、資源的運用(投稿期刊就像是讀一間免費的研究所,因為會有人很專心去看你的論文)、密集的工作環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定要創造一個很舒適的寫作環境才有辦法長期抗戰)等等,都是上課中提到非常實用的觀念,對於論文寫作格外重要。

 

這些觀念一旦建立完成,對於日後每次投稿論文都可以應用到,尤其是身為醫生,只會越來越忙碌,如果到未來同時有臨床、研究、教學、家庭等事情同時摻雜在一起,我想研究的心力與品質勢必會有所下降。如果可以在自己還心有餘力的時候,早一點學會這些事情,我想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初學者該怎麼投稿?課程全都有教!

 

這次也應用到論文課程中「如何選擇期刊」,因為每個醫院的補助以及升等規定差異很大,所以未必哪種期刊是通用的。蔡校長之前對於 open access meta journal(OAMJ)的分析很精闢。

 

以前的確會對於 OAMJ 類別的期刊有點疑慮(因為的確很多是學術掠奪性期刊),但聽完蔡校長的分析後反而覺得 OAMJ 是一個初學者可以考慮的期刊(如果資源許可的情況下)。不過就如同蔡校長所說的,OAMJ 很多的確有問題(適合正面表列),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值得花時間去深入了解。

 

本次投稿選擇的期刊(MDPI),是蔡校長上課時所提到的其中一個系列期刊,最後也順利刊登。以我初學者的角度來說,蔡校長在期刊的選擇策略上,提供許多重要且正確的觀念,讓我在整個投稿過程中得到許多收穫。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00509_第三十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