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獸醫學系 林莉萱 助理教授
相關文章:[快訊] 林莉萱博士團隊,從犬足肉墊注射,施做電腦斷層淋巴造影之技術與經驗,獲 Veterinary Radiology & Ultrasound 刊登!
收到新思惟的信件時,其實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尤其手上還有兩萬件工作的雜事沒做完,但經過幾天的沉澱,又覺得心中有很多話想說,只怕我會寫成一萬字……
從日本留學回台,無資源是學術菜鳥的困境!
碩士班時,學會做研究是怎麼回事之後,從此覺得自己當個臨床獸醫師就好,不會再往學術界發展。
殊不知在 30 歲那年,人生轉了個彎,到日本留學念博士,因為受到博班老師的精神感召,一腳就踏入學術界的神聖殿堂。博士班時雖然也投稿過,但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寫,所幸博班的生活很單純,時間也很多,能生小孩還能寫部落格,慢慢土法煉鋼也能寫出 paper。但畢業後,從資源豐富的名校滿懷熱情回到台灣,這才發現一切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
學術界菜鳥其實手上什麼資源都沒有,剛進學校的時候,我只分到一間滿目瘡痍的實驗室:地上在漏水;電燈第一次打開就爆炸;滿地擺滿各種不知名的罐子上面只寫了「劇毒」;連台電腦都沒有,只能抱自己的筆電去上班。後來花了幾年的時間,在很多老師的幫忙下,陸陸續續花了快兩百萬的經費,才把實驗室的天地壁搞定,但仍是家徒四壁,什麼設備都沒有。
一般的臨床獸醫師很排斥做基礎實驗,但我在博班的訓練下得心應手,要做什麼都沒問題,可是現實狀況,並不是我想做就能做;因為不是國內學校畢業,沒有既有的人脈,新手請不到經費,這才發現跑什麼 PCR、養什麼小老鼠?連燒杯、試管都是去和其他老師賒來的,更不要說寫那個實驗動物申請 IACUC(人的話應該是 IRB)有多煩人。
沒時間寫 paper,成為升等的致命傷!
就讀醫學院的人可能很難想像獸醫學院裡的教學環境,全系 18 個老師對付一屆一百多個牛鬼蛇神般的學生(總共有5個年級),卻只有 3 個老師負責小動物臨床教學。
在醫院做臨床工作是義工,不算上課鐘點,也沒有津貼,但不做又不知道自己臨床老師的價值在哪裡。因為大老們叫我們要和業界交流、要接地氣,加上自己有些臨床的能力,還有接不完的繼續教育課程要去當講師。忙忙忙,最高紀錄曾經一個星期內只睡 11 個小時,加上學校工作裡的教學、研究、服務……六年條款,這一切都是惡夢一場啊!
我在學校拿過全校優良導師,帶著學生做研究得過幾次獎,也拿過兩個國內專利、國際發明大賽的獎項。每次我們團隊做出來的成果,總是會被學校拿去交差各式各樣的 KPI 或是當作新聞亮點,總覺得自己應該研究量能不差,但就是擠不出時間寫 paper,每天很忙卻常常想不出要寫什麼內容,而這在升等上完全是致命傷啊!
除了工作以外,當時的我又遇上懷孕、流產、生產、產後憂鬱、小孩出生有先天性疾病,光是帶著小孩南北跑醫院就夠焦頭爛額了,加上一路陪著自己長大的老狗也得骨癌,自己為她開了四次手術、數不清次數的化療和細胞療法,到後來她老年癡呆,半夜都會驚醒,鬼哭神嚎要人家安撫。半夜為了照顧她,我每天都無法連續睡到三個小時。
新思惟點亮一盞明燈,重振我的學術之路。
就在這個時候,我真覺得自己要放棄這一切了,需要一點指引。我記得自己是在神智模糊的狀況下,報名參加 2018 年 5 月《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雖然當時的我對 Windows 不熟悉到極點,課中也手忙腳亂、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過,聽到蔡校長分享他的時間安排,更是只能苦笑。我平時的工作已經搞到自己連續 21 週沒有休假,天天只能睡 3 到 4 小時,怎麼有塊狀時間來安排呢?
然而,在課程裡能聽到厲害的人分享自己怎麼做、如何做,內心還是非常激動:「他們都是臨床醫師也做得到,我應該也可以吧?」尤其看到蔡校長分享他的工作環境,想起我的實驗室,真的是會心一笑啊!
課中傳授論文寫作的整體架構,讓我也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寫作的習慣,要怎麼做才能更得心應手、快速寫出一篇 paper 呢?回家後就開始在想,我到底是要放棄學術界的工作,還是再撐一下?在這個沒什麼資源的地方,到底怎麼做我的研究?直到幾個月後,我家的狗過世了,我才算是開始重振自己的發表之路。
盤點現有資源,從臨床發現研究賣點!
現在學生不時興念研究所,我沒有研究生,也沒有經費請助理做實驗,我腦中有很多實驗想做,但都要錢;就算有了錢,我也不可能有那個時間自己上 bench 做實驗。
那臨床部分呢?學校在偏鄉,教學醫院的病例很精彩,但單一病例數並不多,很難發表。而我因為自己的影像專長,當時接了好幾個產學計劃,幫幾家私人動物醫院和影像中心做影像判讀,因此每天還是會判讀非常多的高階影像。
有些同事會擔心我:「接這麼多產學都在幫學校賺錢,對妳的研究和升等有幫助嗎?」好吧,其實當時的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就只是專注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
兩年前,日本的老師來台灣演講時,順口講了一個新的淋巴造影方法,是學人醫把造影劑打在腳指頭間。我和合作的醫院試過,加以改良方法直接從足墊打入後按摩,覺得操作很簡單卻有更好的造影效果,於是就這麼一直做下來。有時演講就會拿出來提一下,發現臨床獸醫師都會感到很新鮮有趣。
上完新思惟的課後,有天我突然想到,這個新的造影法好像也做了好多例,怎麼沒想到要發表呢?
改良後的淋巴造影,想要與全世界分享!
翻了翻文獻,這方法還真的完全沒人提過,而且大部分發表的文獻都是使用正常的實驗動物,很少像我們都是臨床病例又很成功的,既然每次演講的時候,醫師們都感到很有趣,那我應該要讓世界上不認識我的人也知道。
趁著去日本出差的時候,和日本的老師聯絡,表示希望能一同發表這個造影方法,這才發現原來他們做了幾次覺得效果不好就放棄了,沒想到被我們改良之後反而造影效果變好,而且我們遇過的病例數也是他們的好幾倍,這樣的臨床經驗,不和世人分享嗎?
事不宜遲,我馬上回顧手上的影像資料。幸好平時都會把看過的所有影像資料用 Excel 紀錄下來,事後要做分析就輕鬆許多。
專業級的好簡報,在年會大放異彩。
我把手上多家醫院的影像一起做整理,將初步結果投稿到 2019 年夏天的歐洲獸醫影像年會。我被安排到第四天才報告,前三天的時候,我們這種黑頭髮、黃皮膚的人,總是一直被與會人士誤認成韓國人或是日本裔的巴西人。
最後一天上台報告,融會之前從新思惟《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所學到的技巧,我順手把小孩的畫拿來做投影片,在報告之後得到熱烈的掌聲,甚至主持人也當場讚美我的發表,會後不停有人來討論、稱讚我的研究,終於讓大家認識我了!
有許多不同國家的人,紛紛來和我討論他們的經驗,這才發現原來對大部分的影像科醫師來說,傳統打淋巴結做造影的方法一直很惱人,不但不好做,而且造影效果有時也不好,有些人乾脆直接放棄不做了!
沒錯啊!這種為了解決臨床問題而做出來的研究,就是我一直很想達成的!
一位在美國工作的馬來西亞老師認真看著我說:「快點投稿,趕快把這篇內容投稿!妳一腳踩進去,這個領域就是妳的了。」其實當時我早就把 paper 寫好了,就在等參加完年會後,看大家的提問再決定怎麼修改我的 paper。
好題目一出手,就離 accept 不遠了!
回國後,我很快把稿修潤了一下,送英修完就投了獸醫影像專門的期刊 Veterinary Radiology & Ultrasound。雖然這個期刊近來的風格很要求細節、很龜毛,但專業領域的人很容易被這個題目引起興趣,一個月後我就收到 reviewer 的意見。
經過第一次修改後,一位 reviewer 完全接受,另一位還是龜龜毛毛挑英文毛病(非常爆炸,英文非我母語,已經送期刊認可的翻譯社英修了,reviewer 可能是影像科老師整天改影像報告,對我的用字和標點符號有非常多意見),不過當我看到 reviewer 對改第幾行、第幾個字的用詞以外,開始會問一些不是真的放在 paper 上的內容,而是純粹他想知道的小細節(out of my curiosity)時,我就知道自己離 accept 不遠了。
果然,經過聖誕及新年假期,這篇 paper 大約花了四個月就被 accept,比起我另一篇同一期刊的文章,投稿花了近九個月才被 accept,這篇可說是神速了。
有了這篇的投稿經驗,以及回應 reviewer 的經驗,我有自信能整理出更多臨床研究來發表,也有信心可以帶領自己的住院醫師們,做出更有趣、更實用的研究。
我想老師應該也會很高興,我在畢業之後不是依靠他們,而是自己完成研究,還能讓老師一起加入作者群,對他們來說,我這樣也算是一個長大的孩子了吧?也期許自己能像新思惟的講師們一樣,多方嘗試不同的發表文體,邁向量產的境界。感謝新思惟的團隊。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