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黃聖凱醫師與鄭國良醫師的優秀得獎作品之前,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第一階段的「那些還能改進的」中,我們放上原圖,請各位暫時幫我們擔任「SCI 期刊的審稿者」,看看這些圖片,你看到什麼了嗎?先記在心裡。
圖片的下方,有 (1) 為 SCI 審閱超過 100 篇,(2) 在 SCI 期刊,刊登超過 500 張影像,沒有被要求修正過,全部一次通過,的資深 reviewer 的意見(就是小弟在下我蔡依橙啦),供您參考比對。
這個小遊戲,是要讓您理解,reviewer 的眼睛很利,很多設計上的錯誤,其實都會讓 reviewer 感覺不好,但他們不常會直接寫在 reject opinion 上,因為 reviewer 也忙,而且稿件若有更多好描述的缺點,圖片的問題就不會跟你細講。(就像我們婉拒別人的時候,通常不會鉅細靡遺的把人批評一頓,而是選擇一個對方可以接受的說法。)
我們開始囉!
小遊戲:作為 reviewer 的你,看到什麼呢?
右上角的文字方塊,四角有圓圈,表示仍在編輯模式,同一套圖,其他張沒有這樣的設計,有 internal inconsistency 的疑慮,reviewer 對你是否能細心執行自己 materials and methods 裡的 protocol,也會產生疑慮。
文字方塊的 r 和 p,寫成希臘字母 gamma 與 rho,這會讓 reviewer 對你的統計認識程度感到懷疑。2 為平方,故應做上標,並與 r 一併斜體。tick marks 朝內,導致左下角有個不完整的小方形。
文字方塊中,p 有做斜體,很好,但之後少了空格。X/Y 軸的文字偏小。直方圖的橘黃色邊緣可不加框,更為簡潔。上方「工」字型建議不要用新顏色綠色,而是用畫面中有的灰色,或將橘黃色加深成為咖啡色。
Y 軸的 Salary 不小心變成斜體。X 軸的 Smart Head 不見了,這個頗嚴重!文字方塊中的 p 後面少了一個空格。
文字方塊中的 r2 沒做斜體。
文字方塊中的文字偏小,數據點偏小,其他部分不錯。
文字方塊的上方留白太多,比左右下方都多蠻多的。p 後方多了一個空格,目前看來是兩個。建議趨勢線既然只是參考,不用給他「顏色」,用低調的中等灰或淺灰處理即可。
以上的「你來當當 reviewer」小遊戲,你看出幾個問題呢?國際期刊的審稿世界,是很現實的,只有夠好的稿件能被選上刊登,如果我們有不錯的內容,當然要用漂亮且注重細節的呈現方法,讓人無法拒絕!
以下是這次參賽者中,製圖水準最好的兩位得獎者,一起來看看!
黃聖凱醫師
黃聖凱醫師的作品中,在製圖部分相當不錯,像是這張,幾乎沒有進一步可以建議的地方。您可以對照前面所說的種種細節,會發現黃醫師都處理得很標準。唯一可以小小建議的,是柱狀圖上方的「工」字形,所用的顏色太鮮豔,建議選個質樸一點的,對於年紀普遍偏大的審閱者們,更為友善。
點線圖也處理得不錯。可惜 Y 軸 Salary 拼錯。如果數據點的「外皮」能選擇跟裡頭一樣的顏色就更好了。
ANOVA 這張也沒有問題,相當精準。該斜體的就斜體,文字大小也都剛好!
數據分佈圖這張稍微比較可惜一點,如果數據點的外框顏色與裡頭一樣,並注意一下文字方塊的斜體,不要延續到 < 0.0001 的話,就完美了!
整體來說,這是「已經可以被接受」的水平,如果文章不錯,圖片會獲得 minor revision,而 reviewer 也可能一一協助你把細節改正。
恭喜黃聖凱醫師!
鄭國良醫師
鄭國良醫師的整套圖,幾乎找不到各種大小錯誤,是屬於投稿出去,reviewer 會覺得「這個是內行的,做圖很仔細,一看就覺得水準不錯,文章本身應該也不差」的那種,容易得到極佳的第一印象,只要研究本身沒有明顯科學上的缺失,被接受的機會非常高!
點線圖的設計也不錯。嚴格來說,如果是我(蔡依橙)畫圖的話,會將文字方塊與 X/Y 軸文字都再大一些,但目前這樣的設計,整體上也很舒服,倒不一定要根據我的建議調整。
很棒的 ANOVA 比較圖,渾然天成,像是專業製圖公司幫處理過的!
三張散佈圖,我們也用 GIF 把三張疊在一起,讓各位看看完全相同位置的 X/Y 軸。這種三張一起比的系列套圖,就是該這樣,讓座標軸完全不動,才能顯示出三者數據分佈的不同!
連 table 的製作也很專業,勉強說就是行距近了些,稍微擴大行距或列高即可,但目前這樣的品質已經很好,是可以被接受的程度!
非常棒的一套圖,恭喜鄭國良醫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