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
因為要說服更多的人。
前十字韌帶(ACL)是膝關節重要的穩定結構,以前受傷都是用 ACL 重建手術來治療。不過近年來,在急性撕裂的情況下,「韌帶修補術」這個治療方式又重新受到重視。
目前醫界對 ACL 重建手術後的復健已經有很多研究,但對於韌帶修補術後的復健照護,相關研究還很有限。
吳爵宏醫師團隊為了全面了解目前醫界對 ACL 修補術後復健的作法,他們從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Web of Science 等主要醫學資料庫,蒐集了 66 篇相關研究,總計超過 3100 位病患的資料。研究人員特別針對八個復健重點項目進行分析,這些項目都是依據現行 ACL 重建手術的臨床指引來訂定的。
不過研究發現,目前沒有任何隨機對照試驗專門比較不同的術後復健方案。而且現有的研究資料相當不完整,各醫療團隊的復健作法也都不太一樣。這突顯了一個重要問題:急需要建立一套標準化的 ACL 修補術後復健指引。
團隊建議,未來需要更多嚴謹的臨床試驗,並且詳實記錄研究過程,才能發展出一套具有實證基礎的復健準則,讓病患能獲得最好的照護品質。
恭喜吳醫師!
應徵的時候,如果論文還沒刊出,可以跟考官說正在撰寫中。請問考官會相信我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周旭桓醫師團隊想要探討一個乳癌手術新方法的成效。傳統的「保留乳頭乳暈的乳房切除術」需要在乳房上開一道傷口,但現在醫界發展出只需要從腋下開一個小傷口的新技術,研究團隊想了解這兩種手術方式的差異。
研究團隊回顧了從 2010 年到 2023 年間,總共 725 位接受保留乳頭乳暈乳房切除術的病人資料,其中 333 位同時接受了立即性乳房重建。這些病人分成三組:184 位是傳統手術(NSM-C),92 位是用徒手方式從腋下進行手術(NSM-SAI-F),57 位是用內視鏡從腋下進行手術(NSM-SAI-E)。
研究發現,不論病人是選擇自體組織重建還是人工植入物重建,三種手術方式在乳頭乳暈壞死和皮瓣壞死的機率上都沒有明顯差異。不過,風險因子卻不太一樣。在傳統手術組,腫瘤離乳頭太近的病人比較容易發生乳頭乳暈壞死的問題。
此外,過重的病人或腫瘤位在乳房下方的病人,比較容易發生皮瓣壞死。另外也發現,這些風險因子在腋下手術組並不會增加併發症的機率。最重要的是,三種手術方式在腫瘤切除邊緣是否乾淨、局部復發率,以及遠處轉移的機率上都沒有顯著差異。
對於合適的乳癌病人來說,從腋下進行的保留乳頭乳暈乳房切除術,不論是用徒手或內視鏡方式,都能達到不錯的美觀效果,同時也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和腫瘤治療的成效。
恭喜周醫師!
想做的研究主題,在 PubMed 上沒有相關文獻,文章該怎麼寫?來聽看看講師的建議:
答:(蔡依橙)
從課程開辦至今,我們統計了每個月校友論文發表量,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趨勢線:在疫情期間特別升高一陣子!
因為學過論文寫作的同學,會趁著大家對未來比較不確定、工作時數稍微減少的時候,快點把握時間把手邊的材料寫好投稿。那陣子全世界的論文量也是升高的。
疫情之後,本來是回到原本的趨勢線,繼續上升,但接著遇到部分醫院學校開始針對 OA 期刊做政策上的調整。
在這些醫院學校工作的校友,必須全部轉到傳統期刊尋找稿件適合的去處,但偏偏現在傳統期刊的審稿期都相當久,能容納的稿量也有限(受限於紙本,一年約 300-500 篇最多)。所以刊登的時間持續往後延,反應出來的就是每個月刊登量下降。
這項研究主要在探討 COVID-19 疫苗對於 65 歲以上長者的保護效果,特別是針對急性後遺症,以及是否能降低他們的死亡率。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使用 TriNetX 資料庫,分析了將近 19 萬名 65 歲以上確診 COVID-19 的長者資料,其中約 5615 人曾接種疫苗,18 萬多人未接種。為了讓研究更精準,吳營養師團隊將兩組人數平衡為各 5615 人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發現,接種疫苗的長者,得到急性後遺症的機率比較低,特別是在焦慮和憂鬱等心理症狀方面,風險降低約 29%,更重要的是,接種疫苗的長者整體死亡率大幅降低,比未接種的人低了約 77%。而疫苗對於 65-74 歲的長者保護效果特別明顯,但 75 歲以上的長者,疫苗對預防急性後遺症的效果,則較不顯著。
不論是打一劑、兩劑或三劑以上的疫苗,都能有效降低急性後遺症的風險。
研究也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女性接種疫苗後,預防急性後遺症的效果比男性好;白人族群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較為顯著;另外同時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患者,疫苗的額外保護效果則較不明顯。
吳營養師團隊認為,研究結果支持長者應該接種 COVID-19 疫苗,因為疫苗確實能夠有效降低感染後的併發症風險和死亡率。
恭喜吳營養師!
多變項有顯著的變數,需要再挑出來跑一次統計嗎?一起來看看講師怎麼說!
雙極性疾患(BD)和重鬱症(MDD)在臨床上常被混淆,有 25% 的 BD 患者初期會被誤診為 MDD,這會導致用錯藥,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近年研究發現,「罪惡感」可能是區分這兩種疾病的關鍵,因為它與道德判斷及大腦特定區域的運作密切相關。
為了找出更好的方法來區分這兩種疾病,羅育騏醫師團隊設計了一項實驗,邀請了 111 名受試者,並將他們分成三組:35 名病情已經緩解的 MDD 患者,38 名病情穩定的 BD 患者,還有 38 名身心健康的一般民眾做為對照組。
研究團隊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影片情境:第一種是「痛苦情境」,比方說刺傷別人這種會讓人明顯感到愧疚的行為;第二種是「模糊情境」,像是用手碰觸他人臉部,而這類行為是否合適要看具體情境。
受試者在觀看影片時,需要想像自己是行為的執行者,同時研究團隊利用 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動,特別觀察與罪惡感相關的腦區,像是背內側前額葉(dmPFC)和前扣帶回皮質(pgACC),想要瞭解這兩種病人在面對罪惡感時,大腦反應是否有所不同。
研究結果顯示,在「模糊情境」中,BD 和 MDD 患者的大腦反應差異明顯:MDD 患者比較容易有強烈的罪惡感,相關的大腦區域(例如 dmPFC 和 pgACC)活性較低;而 BD 患者的大腦活動則更高,特別是在負責情緒調節的區域。研究發現利用這些大腦反應模式,準確區分 BD 和 MDD 的可能性高達 78.6%;但在「痛苦情境」下,兩組患者的大腦反應差異就不明顯。
這項研究讓醫生在診斷時多了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能更準確區分這兩種患者,也看到模糊情境在心理健康診斷中的潛力。
恭喜羅醫師!
你知道論文作者排序其實有潛規則嗎?第一作者該怎麼定?通訊作者又該如何選?如果是跨院或跨科合作,如何平衡貢獻度和合作關係?來看看陳醫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