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關於 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合併用於代謝型脂肪肝患者的臨床結果比較之研究,獲 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登!

 

 

01_ NC_WuJY_24

 

 

文章介紹

 

代謝相關脂肪肝病(MASLD)與第二型糖尿病互為共病。而近年兩種常用的降血糖藥:GLP-1 受體促效劑(俗稱瘦瘦針)、SGLT2 抑制劑(俗稱排糖藥)各自有幫助,吳政彥營養師團隊想知道,「一起用」是否更好。

 

吳營養師團隊用 TriNetX 全球醫療資料庫做回溯性研究,來比較「合併用藥」對上「只用 SGLT2 抑制劑」,排除既有重大事件與特定疾病,追蹤最長 1 年。研究結果顯示,合併治療讓「整體重大事件」(包含住院、死亡、重大心血管事件、重大腎臟事件、重大肝臟不良結果與肝癌)下降約 13%;個別來看,住院減少約 14%、死亡約減半、重大腎臟事件減少約 28%、重大肝臟不良結果減少約 39%。這些都代表臨床風險更低。

 

同時使用這兩種藥物,對於保護肝臟、腎臟,甚至降低死亡風險,都顯示出比單用 SGLT2 抑制劑更卓越的效果。

 

不過,研究也發現,相較於單用「GLP-1 受體促效劑」,合併用藥除了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有額外好處外,其他方面的好處就沒那麼明顯了。

 

吳營養師團隊認為,在 MASLD 患者中,加上合併治療,相較單用 SGLT2 抑制劑,整體風險更低。

 

 

在寫論文、設計統計分析時,一個常見的困惑是:到底該用「連續變項」還是「類別變項」?我們一起來看看講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30514_第五十四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 , | [快訊] 吳政彥營養師團隊,關於 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合併用於代謝型脂肪肝患者的臨床結果比較之研究,獲 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面對 AI 工具百花齊放,ChatGPT 還值得花錢?

 

 

01_OfficeHour_154

 

 

問:校長上次提到,AI 工具可以克服「英文」不好的問題,大幅降低進入學術研究的門檻。我想問的是,AI 工具變化好快,校長是怎麼看的,因為我實在沒有時間認識所有的工具,也沒辦法全部都付費,不正確的部份怎麼辦?

 

答:(蔡依橙)

 

目前 AI 工具的確快速發展中,但趨勢已經逐漸出來了。

 

 

趨勢與市占:現階段的格局

 

願意付費的人,六成以上都是付到 ChatGPT。所以現在的 AI 工具,就是 ChatGPT,以及「其他」。

 

這個「其他」裡面,目前最強勢的是 Google 家族,因為 Google 提供的服務跟掌握的資料,還有長期使用者多,是最有可能與 ChatGPT 一戰的。

 

我因為都訂閱過,作為實際付錢的消費者,你真的會覺得 ChatGPT 一直在進步,努力擴展應用範圍,並優化使用者體驗。

 

以前 ChatGPT 畫圖慢,後來吉卜力風格燒起來,大家才發現原來已經畫得這麼好了。過去我還訂閱 Midjourney 來畫圖,後來就沒繼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Office Hour,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 , , , , , , , | 面對 AI 工具百花齊放,ChatGPT 還值得花錢? 已關閉迴響。

8 月 83 篇!校友 PubMed + SCI 成果發表 (2025/8)

 

 

202508_PubMed_sci

 

 

Original article x 53

 

原創論文連續三個月維持在 50 篇以上,6 月(55 篇)、7 月(53 篇)平均每天至少都有一位學員發表!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8 月 83 篇!校友 PubMed + SCI 成果發表 (2025/8)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楊尚育博士團隊,關於中低收入家庭照顧重度失能者的家屬,影響生活品質因素之研究,獲 Psychogeriatrics 刊登!

 

 

01_Psychogeriatrics_YangSY_17

 

 

文章介紹

 

楊尚育博士團隊想了解中低收入家庭的新手照顧者,在接受 6 個月居家護理支援後,生活品質會有什麼變化,同時也想找出影響他們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

 

研究團隊採用長期追蹤的方式,針對台灣中部地區符合中低收入補助資格的新手家庭照顧者進行調查。這些照顧者都是在照顧重度身心障礙的家人,研究人員分別在開始時、3 個月後和 6 個月後進行評估,使用問卷來了解他們的基本資料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生活品質量表。

 

總共有 50 位參與者完成研究,其中女性佔 31 位,平均年齡是 53.72 歲。經過 6 個月的居家護理照護後,這些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分數明顯提升了。

 

研究發現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首先,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關係越親密,在心理健康、社交關係和環境適應這三個面向的生活品質就越好。這說明了家人之間的感情連結,對照顧者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如果照顧者有管道或活動可以紓解壓力,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會比較好。這提醒我們,照顧者也需要有自己的休息和放鬆時間。

 

比較特別的發現是,每天照顧時間越長的人,在身體健康和環境適應方面的生活品質反而越好;每週照顧天數越多的人,在身體和心理健康方面也表現得更好。這可能是因為投入較多時間照顧的人,對照顧工作更有掌控感和成就感。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證實了居家護理支援確實能有效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影響生活品質的主要因素包括: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親密關係、是否有紓壓活動、每日照顧時間長度,以及每週照顧的頻率。這些發現對於未來設計照顧者支持服務很有參考價值。

 

 

恭喜楊博士!

 

我英文不好,讀論文有問題,寫更是困難,ChatGPT 怎麼幫?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快訊] 楊尚育博士團隊,關於中低收入家庭照顧重度失能者的家屬,影響生活品質因素之研究,獲 Psychogeriatric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快訊] 朱為民醫師團隊,關於台灣安寧照護病人身體約束的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研究,獲 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 刊登!

 

 

01_JPM_ChuWM_25

 

 

文章介紹

 

對於生命末期的病人使用身體約束可能會造成痛苦並影響其尊嚴,但過去很少有研究探討醫院環境中,末期病人接受約束的頻率和影響因素。

 

研究在台灣中部一家區域醫院的安寧照護病房進行,收集了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期間所有住院的末期病人資料。朱為民醫師團隊將「身體約束」定義為在醫師醫囑下,住院期間被身體約束超過 8 小時。

 

研究者回顧性地分析了可能導致約束使用的危險因子,包括主要診斷類型、使用的藥物(如苯二氮平類藥物 BZD 和強效鴉片類藥物)、是否放置鼻胃管 NG tube 或導尿管、出院原因,以及主治醫師的專科別等變數。

 

研究結果顯示,在這 5 年期間總共納入 688 位病人進行最終分析,平均年齡為 82.1 歲(標準差 13.1 歲),其中 69% 為男性。令人關注的是,有 9.5% 的病人在住院期間曾接受身體約束。

 

經過多重混淆因子校正後的統計分析發現,使用苯二氮平類藥物(勝算比 OR:2.34,95% 信賴區間:1.32-4.15)和放置鼻胃管(勝算比 OR:2.53,95% 信賴區間:1.38-4.65)是預測身體約束使用的重要危險因子。

 

子群體分析更發現,患有癌症的女性病人(勝算比 OR:5.43,95% 信賴區間:1.01-29.05)除了前述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和鼻胃管使用外,也是另一個顯著的危險因子。

 

這是第一個針對安寧照護環境中身體約束使用危險因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研究結論建議,安寧照護專業人員在照顧安寧病房的末期病人時,應該謹慎考慮苯二氮平類藥物和鼻胃管的使用,因為這些處置可能增加病人被身體約束的風險,進而影響其生命末期的照護品質和尊嚴。

 

 

恭喜朱醫師!

 

每本期刊有不同的格式要求,要去哪裡查詢?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朱為民醫師團隊,關於台灣安寧照護病人身體約束的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研究,獲 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 刊登! 已關閉迴響。

我英文不好,讀論文有問題,寫更是困難,ChatGPT 怎麼幫?

 

 

officehour_153

 

 

問:我英文不夠好,要寫英文論文投稿國際期刊,壓力超大,ChatGPT 可以怎麼幫助我?還是我該先去背單字?

 

答:(蔡依橙)

 

這個時代,英文不好不再是「硬障礙」,有太多相關的工具可以協助你。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學員提問 | 已標籤 , , , , | 我英文不好,讀論文有問題,寫更是困難,ChatGPT 怎麼幫?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