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新思惟讓統計變簡單了!

 

作者:台中慈濟醫院 復健科 黃莉婷 醫師

 

 

00_FB_lthuang_MEPA_20171104_0505

 

 

雖然目前沒有非得要有論文產出的壓力,但始終希望有朝一日,能產出可被接受與認同的醫學論文,所以報名了這個工作坊。

 

首先蔡校長介紹這個課程的設計概念,讓我們了解之前參加過這個課程的眾多學員們,約莫半年之後,會開始陸續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從此也可以感受到主辦單位用心的程度,舉辦課程之餘也不忘去追蹤學員的動態。

 

 

寫作也能系統化

 

第一堂課,陳一銘醫師清楚講解,論文寫作每個段落可依循的法則。

 

在 introduction 時要點出重點,邏輯上要有所鋪陳,創作時,可以先以中英文夾雜方式寫作,等到有時間時再用英文書寫,是很實用的建議。Material and methods 要清楚交代收納與排除條件,實驗設計的部分要用科學方法去驗證問題,結果的定義與規範也要清楚。Result 宜配合圖表,有順序的呈現內容。Discussion 最重要的,是對研究結果主觀的解釋與臨床應用。

 

了解論文每一段寫作應注意的地方與呈現方式,在閱讀其他人的論文,也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啟發。

 

 

別讓 reviewer 不開心

 

接著吳爵宏醫師教我們怎麼去規劃與呈現統計圖表與文稿,舉了很多生動有趣的例子,引導我們從 reviewer 的觀點,去思考如何呈現研究的結果,避免啟動他們系統二的思考模式。

 

從視覺原則、數據圖表與稿件排版這三個部分,鉅細靡遺的講解,重點都清楚的呈現在投影片之中。另外也不忘提醒我們專業性的重要,不能只顧著強調結果差異,而忽略了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本質。

 

 

統計不再令人腦筋一片空白

 

統計的課程對我而言,是最難消化吸收的部分,上完第三堂課,覺得有些頭昏腦脹,一開始有點擔心互動實作時會繳白卷。

 

但當我硬著頭皮翻開互動實作的手冊,照著內文說明一步一步的操作後,再加上助教群與講師的協助,竟然也能夠完成了大部份的圖表。而且搭配剛上統計課所學的內容,在互動實作時可以實地操練,回溯各種統計方法的意義也變得很有感覺,有很大的收穫。

 

另外在互動實作的時間,同屬復健科的吳爵宏醫師來到身邊主動親切問候,更是讓我受寵若驚。我們復健科內有一位這麼厲害、謙虛而且熱心教學又不藏私的前輩,真是與有榮焉!

 

 

寫論文,心態與策略要正確!

 

下午的課程,是三位講師和我們分享期刊投稿策略、多元參與論文創作,與時間資源安排的建議。從老師的經驗分享,深深感受到他們對於學術創作的熱情與堅持。很慶幸有這個機會,可以藉由這個課程,學習到正確的方法與態度去面對「寫論文」這件事,也清楚了解到,要突破學術起飛的困境,一定要投注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耕耘努力。

 

感謝三位講師、優秀的助教群,與所有新思惟團隊的工作人員,帶給我充滿收穫的一天。感謝親愛的家人、朋友與同事提供強力支援,讓我有充實自己的機會。就如蔡校長所言,刊出才是起飛完成,刊出前什麼都不算,一定要加緊努力才是。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1104_第十八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