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不靠奇蹟,是策略與方法。

 

作者: 振興醫院 心臟醫學中心 郭俐纓 物理治療師

 

 

MEPA_20170218-250

 

 

星期六參加了《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原本是空空的一天,最後卻在心靈上、知識上、見識上,都盛裝了滿滿的感動回家。「見微知著」、「如何讓自己的投稿文章的完成度,就像調頻廣播一樣,能有 FM 99.7 與 FM 99.8 的辨識度」是這一天最大的獲得,也是對自己未來的期待。

 

 

提早到教室,會場早已準備好。

 

空閒的早上,騎 Ubike 乘著風,悠閒上課去,因此刻意提早一點出門,也提早到達上課地點。「八點半開始報到」,這是體貼的工作人員給的行前通知,八點十五分到達會場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切都準備好的報到桌、報到海報,要提供給每個學員的精美資料提袋「整齊的」排放在報到桌上;每個人的資料、講義「整齊的」放在資料提袋內;每個人的名牌「整齊的」捆好放在報到桌上。

 

一早光是第一眼看到這麼多的「整齊的」,心裡冒出的第一個聲音是:「哇!」而後走到會場門口,看到許多「西裝筆挺的專業人士」站在門內,我莫名的頓了下腳步,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走錯會場(確認沒錯!)

 

其次看了一下自己的運動鞋和休閒服是不是不太恰當(沒錯!格格不入!)最後再想一次今天來這裡的目,到底是什麼?(沒錯!外表雖然格格不入,但是我已經準備好來吸收傳說中的功夫了!穿什麼應該沒關係吧!)

 

 

我們都準備好了,你呢?

 

就這一門之遙,腦子裡晃過許多 OS,重點在於「哇!這些人看起來好專業!好厲害的樣子!」進門後,第一個遇到的人是校長,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卻準確無誤的直接叫出我的名字與老闆的名字,心裡又冒出了第三聲的「哇!你怎麼知道!」

 

聽著熱情、爽朗,但又帶點感冒沙啞的打招呼聲,體貼的幫所有學員筆電插插座,第四聲「哇!沒關係!插座我可以自己來就好了」又再度冒出頭來。課程開始前,這麼多個「哇!」讓我知道我今天一定會收穫滿滿,只因為所有眼睛看到的都讓我感受到主辦單位透露出「我們全部都準備好了,你準備好了嗎?」

 

 

具體的細節,被鼓舞的情緒。

 

上課開始後,老師的每張投影片、每一個圖像、每一種顏色、每一句話、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渾厚的「內功」,而非僅僅是「口訣」。

 

聽完第一堂課如何拿捏重點開始寫作,情緒好像被「鼓舞」,好像已經準備好可以開始下筆;第二堂課學習了如何規劃圖表與文稿,此時才了解到原來將交出去的稿件適當的排列一番,原來在視覺上有這麼大的不同感受,而這種感受原來不僅會縮短作者與 reviewer 的距離,也會縮短投稿與被接受的距離。

 

 

簡單的圖表,不簡單的眉角。

 

而後學習了實用自學統計,並操作練習如何使用統計軟體,並實際畫出投稿時會用的圖表。這時了解到原來做出這一張張的圖表,看起來這麼簡單,實際上卻隱藏了這麼多眉角在其中,也因為這麼多眉角,讓這次做出來的圖比以前做的圖,多了點說不出的味道。

 

很難說明這種不同到底在何處,因為課程時間很緊湊,無法看到其他同學的作品,很期待看到自己與同學作業的差異,或老師的講評與建議,也許透過不同的觀摩,才能具體的體會出那一點微妙又說不出的不同。

 

 

鼓動人心,感受到自我價值。

 

下午也是非常實用與鼓動人心的課程,陳老師教我們如何有效率的挑選目標期刊,這一直是讓人困惑的問題,但透過淺顯又精闢的分析,提示我未來下手方向;吳老師與我們分享多元經營的實例與重要性,也可由此感受到自我價值。

 

最後是校長與大家分享「如何安排時間與資源」,聽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學術起飛過程,但要從每天控制有效率的完成上班事務、擠出完整下班進修時間、空出周末學術研究時間、務必犧牲部份交際、如何圓滿生活……..,有一個大塊或帶狀的時間,才有辦法完成論文。

 

聽起來真的是一個很簡單過程,上課中就告訴自己:「對,就從後天開始,我也要來效法一下,一定有機會完成下一篇論文。」

 

 

對的策略就能完成寫作任務

 

但是課後的星期一下班後,我發現光是要完成前兩項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難關,無法準時下班,因為要寫病歷;無法擠出帶狀時間,因為下了班、吃完飯、忙完家事,就發現規劃中的帶狀時間,變成了零碎時間。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滿懷希望,因為有這麼多老師在前面,讓我覺得論文的完成並不是一種夢想,也不是奇蹟,是用對方法去做就有機會完成的任務。

 

謝謝老師們深入淺出的指導與不藏私的分享。有被充飽電,準備出征的感覺!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0218_第十五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