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所謂無解,此刻我看到無限多解。

 

作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教學部 楊佳叡 實習醫師

 

 

MEPA_20170415_0103

 

 

我的如意算盤是這樣

 

回想起剛入伍的時候,心裡打的如意算盤是利用當兵「空閒之餘」繼續完成人生第一篇論文。

 

 

實際上卻是這樣

 

誰知道難關在入伍後才排山倒海而來,部隊禁止攜帶民用電腦,只能仰賴手機打字,每週收假都要印一疊參考文獻帶進來;看診時間從早到晚。雖然實際看診人數大約 40-50 位,卻零散隨機的分布在全天時段。

 

總是在想要專心寫點東西時,就會聽到「醫官,有病人喔!」的聲音響起(抱頭)。最重要的是,身為一個初心者,剛開始每一步真的很困難,從不知道要寫什麼開始,在眾多文章海中開始「模仿」,每個段落都花費許多心神,終於勉強有個大略的輪廓時,當兵的日子也過了大半。就這樣,這種效率不佳的寫作方式週而復始,日子便在這個循環中悄悄流逝,原先設想的進度也大幅落後。

 

還記得報名課程時,是在部隊醫務所看診的空檔吧!其實考慮了一陣子,那天終於下定決心,用當兵存下來少少的薪餉,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

 

 

精華果然值得期待

 

新思惟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從課前通知,預先寄送的 Q&A 整理,讓人課前事先預習真的很貼心;現場報到、引導入座,都讓人覺得非常周到,此刻新思惟就營造出一個氛圍:只要你準時出現就好,其他事情都不用擔心。

 

開始上課,立刻發現所謂精華淬煉,莫過於此。一整天 8 小時的課,每堂課半小時(是特意設計讓人可以維持高專注力的吧),三位講師將畢生功力全心注入製成,內容精簡而精彩。

 

陳一銘醫師在開場,對於寫作起承轉合的描述及重點強調,點破了自己對於論文寫作的懵懵懂懂,從前對於文章為何如此編排的疑惑,如今終於有撥雲見日之感。吳爵宏醫師從「快思慢想」的理論導入,各種圖文排版之分析,讓我驚艷之餘,也了解到,原來一篇論文要「別讓 reviewer 不開心」,有太多細節要重視,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便是如此吧!

 

 

讓人持續亢奮的互動實作

 

課程中最刺激的莫過於互動實作了,一銘醫師利用短短半小時,精彩分析所有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統計方式,透過設計過的教案,我也終於嘗試了自己跑出 data、設計排版,在調整各項細節的當下,耳邊言猶在耳的叮嚀,讓我對於 figure 和 table 的排版有了新的認識。

 

印象最深刻的,真的是蔡校長最後的「時間與資源安排」專題,一個像我這樣的新手,一直很想了解的時間配置的現實問題。開場的一句當頭棒喝,「初學者不可能用零碎時間來寫論文,那是妄念」,讓我這一年來的徬徨掙扎,瞬間有了答案。

 

蔡校長拿飛機起飛的恰當比喻,告訴我們論文老手的生活,是因為經過了不停歇的起飛,穿過顛簸的對流層,最後才會到達平穩的平流層。蔡校長分享過往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如何克服現狀困境,如何規劃好的工作節奏並將時間妥善安排,讓研究產出能夠最大化。精彩的分享,一語驚醒夢中人,從前所謂無解,此刻我看到無限多解。

 

此刻的我,依舊還是菜味濃厚的新手,還未走出新手村,但是對於「醫學論文與寫作」這堂課帶給我的意義,不是報明牌保證中獎,而是透過前輩老師們的精心規劃和分享,針對個人問題,一一擊破,讓我能盡量減少飛機停留在地面的時間,比起之前的茫然無助,我有信心也有目標,繼續向前邁進。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0415_第十六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