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羅拉多大學 醫學院 感染科 邱家佑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新型 B 肝疫苗(Heplisav-B)接種時程,最佳化胸腔器官移植病人的 B 型肝炎病毒保護力之研究,獲 Vaccine 刊登!
這是一篇 B 型肝炎疫苗在胸腔器官移植(心臟移植跟肺臟移植)的應用。
因 B 型肝炎疫苗通常要打兩劑(間隔一個月),所以我用回溯性研究來觀察這三組病人:一、兩劑的疫苗在移植前都打完 (Group A);二、第一劑在移植前,第二劑在移植後(Group B);三、兩劑疫苗都在移植後打完(Group C)。
透過這三組分類,比較移植後 B 型肝炎抗體哪個最高。這個設計的方式非常有趣,在最理想的情況之下,我們都希望病人在接受兩劑疫苗後才移植,但是實際上不可能;臨床上,當病人被放到等待移植的名單上,有可能在這三種 B 型肝炎疫苗的狀態下完成移植。
不選快速審稿的期刊,反而選慢的?
這篇文章是我在 2024 年 6 月投稿,在 2024 年 12 月收到 revision,2025 年 1 月 accept,2025 年 1 月中發表。
蔡校長強調過很多次「慎選期刊」的重要性。如果有時間壓力,就不要選那種審稿審很久的,但是這一次我卻反其道而行。其實這一篇在 2024 年的 5 月就寫完了,那時候為了投 AASLD(美國肝臟醫學會)年會的海報,這個會議是在 2024 年 11 月中,大會有規定,在年會之前不能刊登,要不然就要撤回海報。
所以在投稿上,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快接近年會的時候再投出;一個是投到要審很久的期刊。
為什麼選 Vaccine 這本期刊?投稿心法大公開!
後來我會決定選日本疫苗學會在 Elsevier 發行的 Vaccine 期刊,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 針對 B 型肝炎疫苗在胸腔器官移植的文章,我一共寫了三篇,雖然用同一組資料庫,但是研究多個不同的面向。我很怕全部都投到移植相關的期刊,可能會遇到一樣的 reviewer,然後被拒絕或是被要求合併文章(這樣的事情後來還真的被我遇到)。
- 我在寫 introduction 跟 discussion 的時候,引用到 Vaccine 這本期刊內好幾篇文章。
- 因為專屬於疫苗的期刊非常少,我想要找一本 IF 5 分以上,不用 open access fee 的。
Open access 還是傳統期刊,如何選最聰明?
MDPI 有一本期刊也叫 Vaccines,IF 5 分左右,雖然 MDPI 審稿快,但是刊登要錢,就像蔡校長所說的,如果是一開始起步需要趕快出清,open access 是一個不失時機的選擇。但如果每年有固定產出,然後真的不急,選傳統期刊就讓它慢慢審,尤其是這一篇,我自己是第一作者跟通訊作者,剩下的共同作者都是資深教授,大家也不趕時間。
我自己研究過 Vaccine 這本期刊的審稿時間,如果是熱門話題約 2-3 個月,冷門話題約 4-6 個月,我那時候評估自己這一篇是冷門話題,所以投 Vaccine 剛剛好。
Open access 就算不是未來趨勢,也肯定是期刊賺錢的好選擇。越來越多期刊都 hybrid(support open access),就是讓你自己選要不要付錢 open access,或是順帶創一本子期刊來賺錢,像是 Vaccine 就創一本 Vaccine: X(2400 USD;命名得很有趣),IF 2 分多,如果錢給別的期刊賺,何不自己來賺(相較之下,MDPI Vaccine 刊登費 2900 USD)。
以投稿者的角度來說,如果是固定產出,當然不希望每一篇都 open access;但是也樂見愈來越多同領域的 open access 期刊出來削價競爭。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