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12 / 24(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甘舜安同學、葉秋男醫師

 

 

00

 

 

之前對於統計感到非常害怕,甚至打開統計軟體就會手足無措的人,真的能夠在一個中午就學會如何操作軟體,甚至畫出 SCI 期刊等級的圖表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這個梯次,所有的同學都開始接觸了統計有趣的面向,能夠回答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畫出清楚的圖表,並且懂得下結論做出論述。

 

以下來看看同學們當天所做的作品,以及我們還想要再進一步建議的一些細節,最後一起來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31224_第六十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 2023 / 12 / 24(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甘舜安同學、葉秋男醫師 已關閉迴響。

2023 / 12 / 24(日)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00_20231224_rader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各項分數都在 4.71 以上,謝謝大家的肯定。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各種匿名建議,我們均已在會議中提出討論,將持續改進。感謝各位的參與和鼓勵!

 

關於外科系的研究課程,新思惟量身打造,由外科雜誌 editor 與 reviewer 第一手教學,指導有限個案數相關的統計;若想從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或文獻回顧著手,打造更完整的學術歷程,我們的課程也提供了撰寫重點。

 

 

對於資源缺乏的研究者,想要免 IRB、免收案就能學術起步嗎?現在有兩個選擇囉!無論是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或是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兩種工具在手,產線更多。

 

 

而上過新思惟課程的同學,常提到我們的內容都特別好吸收,進而產生好奇,同樣都是教學,為什麼我們的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課程中會詳細分享,精準製圖的重點和傳達資訊的要訣。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個人品牌是不可或缺的。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新思惟提供傳統教育體制外的學習管道和經營策略,致力協助你突破人生的關卡,讓未來有更多的選擇。而新思惟的 YouTube / IG / Facebook,不論在簡報、研究、人生,許多常見的問題,我們也整理了許多應用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剛好是您常用的學習平台,也歡迎追蹤訂閱,並且加入最愛,我們也會不定期的推出新的內容唷~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31224_第六十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2023 / 12 / 24(日)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已關閉迴響。

2024 / 3 / 2(六)課程記錄

 

 

 

 

 

 

 

2024 / 3 / 2(六)活動內容

2024 / 3 / 2(六)課程講者

2024 / 3 / 2(六)報名截止

2024 / 3 / 2(六)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2024 / 3 / 2(六)課程照片記錄

2024 / 3 / 2(六)「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發表於 20240302_第六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 2024 / 3 / 2(六)課程記錄 已關閉迴響。

[快訊] 周吟怡醫師團隊,評估骨質疏鬆肌少症與社區老年族群的失能、營養和認知關聯之研究,獲 BMC Geriatrics 刊登!

 

 

01_BMCG_ChouYY

 

 

文章介紹

 

全球人口老化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公共衛生議題,隨著患有多重健康問題的老年人數量急遽增加,骨質疏鬆和肌肉減少也成為常見疾病。越來越多研究數據指出「骨質疏鬆肌少症」不利於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和認知功能,導致他們晚年越發衰弱。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周吟怡醫師團隊為了深入瞭解骨質疏鬆肌少症對老年族群的影響,在台灣醫學中心、鄰近的社區護理站著手進行研究,於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間,一共招募 337 名老年人(68.6% 女性),對他們的骨質密度、身體功能、認知狀態等進行多方面的檢測,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骨質疏鬆的定義,以及國際上對低肌肉力量的標準,將參與者分為四組:正常、僅有骨質疏鬆、可能有肌少症、可能有骨質疏鬆肌少症。

 

研究結果顯示,這四組人在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身體表現、認知障礙和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均有顯著差異。而且相較於只有骨質疏鬆或肌肉減少的老年人,同時存在這兩種症狀的人更容易出現認知障礙。

 

由此可見,未來在關心老年人的健康時,不僅是關注單一面向,還要留意多重疾病同時存在的情況。若能及早發現和治療骨質疏鬆肌少症,將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減少跌倒風險,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恭喜周醫師!

 

論文影響求職升等大事,你想要快點學術起步,可是一談到寫文章、跑統計、選期刊、找老師……每一關都是坎。作為學術菜鳥,不知道該怎麼辦嗎?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提供發表 SCI 文章必備的 3 大能力:學術寫作、統計製圖、投稿期刊,讓你日後寫論文不用靠靈感!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50517_第六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快訊] 周吟怡醫師團隊,評估骨質疏鬆肌少症與社區老年族群的失能、營養和認知關聯之研究,獲 BMC Geriatric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2023 / 12 / 24(日)報名截止

 

 

thanks-01

 

 

感謝各位舊雨新知的支持,12 / 24(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現已報名截止。

 

若您對我們的各種課程有興趣,歡迎追蹤新思惟國際,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訊息。

 

 

追蹤訂閱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31224_第六十梯次課程記錄 | 2023 / 12 / 24(日)報名截止 已關閉迴響。

[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研究原發性高醛固酮患者腎上腺切除手術後的臨床預後,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刊登!

 

 

01_JCEM_ChenJY_07

 

 

文章介紹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PA)治療後會導致腎功能惡化,但腎絲球過濾率(eGFR)在腎上腺切除手術後的下降以及其長期影響尚不清楚。陳鋭溢醫師團隊想針對這個議題進行深入研究。

 

研究把 445 名符合條件的病患,根據術後 6 個月與術前比較,估計 eGFR 下降的比例分為 4 組,發現有 16.6% 的病患腎功能會下降超過 30%。這些腎功能明顯下降的患者,通常術前有較高的血壓、較高的血清醛固酮濃度,以及低血鉀症狀。

 

在平均 5 年的追蹤期間,雖然 4 組病患,在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但是腎功能下降超過 30% 的一組,發生慢性腎衰竭需要洗腎、或腎功能持續惡化的比例最高。多元分析發現,術前血壓及鉀離子過低,都是腎功能會顯著下降的危險因子。

 

陳鋭溢醫師團隊建議,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患者切除腫瘤後,要密切追蹤腎功能,特別是那些術前就有高血壓、低血鉀症狀的高危險族群。如果發現腎功能下降超過 30%,要儘早積極處理控制危險因子,才能避免腎功能持續惡化產生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害。

 

 

恭喜陳醫師!

 

臨床研究多少都會碰到這些問題,外科術式的結果雖好,但自己手上沒有對照組,該如何做比較並寫成論文?有正面的研究結果(results),文獻上卻沒有相關數據的支持,這時該怎麼寫?甚至,向藉由現今技術成熟的大環境下,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找到創新應用的方法?一起來看看,怎麼解決這些難題。

 

 

 

 

 

 

論文寫作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805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研究原發性高醛固酮患者腎上腺切除手術後的臨床預後,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刊登!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