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進行中的稿件,居然正朝著「reviewer 不喜歡」的方向前進!
(台中慈濟 耳鼻喉部 葉秋男 醫師)
最新活動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可能導致心血管併發症,提高死亡風險。這時,副甲狀腺切除術被視為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可以改善症狀並減少心血管死亡風險。然而,一些患者在初次副甲狀腺切除術後,可能會出現復發或疾病持續的情況,尤其是在頸部區域,由於難以探查,二次手術具有很高的併發症率,因此具有挑戰性。
梁宗榮醫師團隊想評估,在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頸部二次手術的效果。研究收入了 26 名患者,針對這些患者的手術情況、手術後的生化指標變化以及術中甲狀旁腺激素測量的結果都進行了分析。
從這項研究可以看出,頸部二次手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其中有 21 名患者成功切除。另外,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手術過程中甲狀旁腺激素(PTH)的下降幅度與手術切除是否成功有關。而這項研究中,觀測術中甲狀旁腺激素(PTH),下降超過 70%,可以預測切除手術成功的機會很高。然而,73.0% 的患者在二次手術後,出現了嚴重低鈣血症。
整體來說,二次手術是具有挑戰性且併發症發生率較高的選項,且醫師的手術能力、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醫療管理,都會影響手術的成功機率。但對於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仍然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
「內視鏡甲狀腺手術」是梁宗榮醫師的專長,過去梁醫師針對這個領域,從手術方式到技術創新,都曾發表過相關論文,證明了他在「內視鏡甲狀腺手術」領域的卓越技術,也協助世界各地的醫師,快速上手這個技術。
而有醫療行為,就有研究的空間,收集過去的文獻,整理對病患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持續精進自己在專長領域的技術,讓醫療的過程更順遂,是很好的研究切入點。
恭喜梁醫師!
2019 年 COVID-19 大流行對人類健康造成不少危害。為了降低兒童罹患 COVID-19 及隨後住院的風險,國際間已經研發出兒童 COVID-19 疫苗;然而,少有研究探討不同來源的兒童 COVID-19 疫苗資訊以及家長對資訊的信任,是否會影響他們讓孩子接種疫苗的意願。
從過去的研究調查指出,大多數家長有讓孩子接種疫苗的動機,卻也有許多家長對此抱持猶豫的態度。若是能夠深入了解兒童 COVID-19 疫苗的資訊來源、家長對這些資訊的信任程度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對於推行兒童 COVID-19 疫苗將會大有幫助。
林柏均醫師團隊針對上述議題,並透過影響信任程度的人口統計學因素,分析台灣家長是否會讓孩子接種 COVID-19 疫苗與資訊來源之間的關聯。這份研究共有 550 名家長參與問卷調查(包括 123 名男性和 427 名女性),也納入「家長接受 COVID-19 疫苗的動機」評估表,以收集疫苗的資訊來源並測量他們對這些資訊來源的信任程度。
從研究結果中發現,台灣家長主要是從傳統大眾媒體和醫療機構內的醫護人員,獲取兒童 COVID-19 疫苗的資訊,而醫療機構內的醫護人員被認為是最值得信賴的資訊來源。文中更進一步分析,從社交媒體中的熟人或從醫療機構內的醫護人員獲取資訊、家長對醫療機構內的醫護人員和同事提供資訊的信任程度,都與他們讓孩子接種 COVID-19 疫苗的意願存在顯著相關性。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相較於父親,母親更傾向於從醫療機構內的醫護人員和社交媒體中的熟人獲取資訊;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更傾向於從醫療機構內的醫護人員獲取資訊;母親也更信任從同事那裡獲取的資訊。
林柏均醫師團隊這項研究,以客觀的科學數據揭示台灣家長對兒童 COVID-19 疫苗接種方面的態度和動機,特別是在資訊爆炸且充斥錯誤內容的網路媒體當下,了解民眾對資訊來源和信任程度的重要性,能夠幫助政府和醫療機構制定更有效的宣傳和教育策略。
恭喜林醫師!
看著別人發表一篇又一篇的論文,朝 accept 邁進,你也希望自己可以嗎?參加研究課程,一天幫你搞定寫作、投稿、統計,實現你的學術夢想,不用望著別人的成就興嘆!
血管收縮素抑制劑(ACEis)和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RB)常用於治療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然而,它們是否增加急性腎損傷(AKI)的風險以及在急性疾病期間是否應停用仍存在爭議。
周睿信醫師團隊回顧了 2015 年至 2017 年間入住重症監護病房(ICU)的 952 名未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其中包括 476 名患病前長期(> 1 個月)使用 ACEis / ARB 的患者。透過傾向得分匹配以調整年齡、性別、合併症和疾病嚴重程度。主要指標是住院期間發生 AKI 的情況,次要指標是 1 年內的死亡或透析。
結果顯示,與非使用者相比,ACEis / ARB 使用者在住院期間的 AKI 風險增加。但是,在子群體分析中,ACEis / ARB 使用者在敗血症或低血壓的情況下,AKI 風險增加。然而,與非使用者相比,ACEis / ARB 使用者在 1 年內死亡或透析的發生率較低。
在沒有敗血症或循環衰竭的情況下,腎素一血管張力素一醛固酮系統阻滯,對病患來說仍然可能是安全和有益的。未來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來確認這項發現。
恭喜周醫師!
如果您想要有自己的發表,從 0 到 1 寫出一篇論文並投稿成功,到底需要花多久時間準備?請參考以下 QA:
這次是一位 PGY 同學詢問了許多投稿細節問題,對於校友們應該蠻有幫助,資深校友們也能理解目前 PGY 的真實狀況與內心的各種考量,一併整理供各位參考。
問:老師您好,我是前年有參加您研究工作坊的醫學生,也很幸運在今年 PGY 時,成功投出屬於自己第一篇!參加課程真是正確的決定🙏 這次想在 Office hour 請問的問題比較多,請多包涵。明年十月 apply。
首先是,有一篇新文章寫完了,但我必須承認自己也知道這篇比較是臨床意義不那麼大的作品,有點是為了寫而寫,這種情況下如果投 2-3 分左右的傳統期刊屢屢碰壁(已經兩個失敗了),老師會建議花點小錢投 OA 但至少有分數的期刊,還是乾脆投非 SCI 的期刊?或是老師認為只要是完整的作品,至少都能投到有 SCI 的期刊,只是需要多點耐心呢?
答:(蔡依橙)
連續被兩本傳統期刊拒絕,並不一定要對自己的稿件失去信心,這主要的問題是,現在全世界的稿件持續增加,傳統期刊的刊登量會被紙本篇幅限制,如果他最近「已經接受但還沒有刊出」的稿件,都已經排隊超過一年了,現在再接受新稿件的比例,就會變得非常非常低,不代表你的稿件是不好的。
為寫而寫的稿件,在科學研究界其實並不少見,但只要你有做出一些原創性的整理,事實上都是有價值的。只是可能目前這個價值連你自己都沒有發現。(發現者覺得沒用,但後來的人發現有其大用,事實上科學史上這樣的事情不少喔!)所以只要是方法學沒有明顯錯誤,都值得持續投稿。
不過,因為同學目前剩下大約一年就要應徵,應徵的時候你必須提出書面審查,也就是自己的履歷,我個人會建議你還是投稿到跟你這個主題相關領域的 OA 期刊,盡快刊出,讓自己的出版列表稍微豐富一點,這樣在應徵的時候會比較有內容給人家看。
COVID-19 大流行至今,台灣面對疫情已經能有效控制。但在疫情初期,台灣的確還沒做好充分準備,護理師和醫院出現了缺乏應對疾病的充足知識和專業技能、難以獲取準確資訊、病床數量不足、人員和設備不足、工作量大、常規和特殊人員培訓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護理人員在照顧 COVID-19 患者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本研究透過訪談的方式,探討台灣護理師在 COVID-19 疫情期間照顧患者的經驗。研究招募了 34 名護理師,透過訪談並逐字轉錄以及繪圖的現象學,進行質性數據分析。
韓晶彥教授團隊的這篇研究,將照護 COVID-19 患者的經驗可以分為四個類別: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實施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面臨倫理困境並作出艱難決策,以及反思護理中的關懷意義。從這篇論文中可以看出,護理師照護 COVID-19 患者的核心議題是專業責任。
韓晶彥教授團隊也發現,在照護 COVID-19 患者期間,儘管在疫情期間他們面臨著多種壓力,身體、心理和社交方面都受到了負面影響,但他們依然積極參與有關感染控制策略的學習,並實施相應的措施,以確保安全護理。驗證了護理師在公共衛生危機下,致力於照護感染病患的奉獻精神。進一步來說,在未來的醫療規劃中,應該尊重並關注護理師在 COVID-19 疫情中的經驗,運用這些經驗來準備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類似疫情。
增進醫療品質的各種努力,醫護人員的壓力分析,都是面對疫情時,很好發揮的寫作題材。而這本雜誌同時被 SSCI 與 SCIE 收錄,是這類質性研究照護主題的優質選擇!
恭喜韓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