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為民醫師團隊利用機器學習預測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之為期十年的台灣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01_diagnostics_ChuWM_23

 

 

文章介紹

 

糖尿病的盛行率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太平洋島國。雖然機器學習模型和數據挖掘方法已被應用於糖尿病研究,但台灣尚未有研究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糖尿病的發生率。

 

朱醫師團隊想要預測糖尿病的發生,以提高民眾健康意識,促進生活方式改善,使醫療負擔能夠減輕。研究資料來自台中榮民總醫院臨床數據中心的電子健康記錄,共收集了 33 項指標用於模型建構。研究排除了已患糖尿病和資料不完整的個案,最終分析包含 6,687 名成年人。

 

團隊使用了三種不同的機器學習演算法:邏輯迴歸、隨機森林和極限梯度,來提升預測糖尿病發生的準確率。結果顯示,預測模型中最重要的五個因素是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體重、游離甲狀腺素和三酸甘油脂。值得注意的是,隨機森林、邏輯迴歸和極限梯度提升的準確率分別達到 99%、99% 和 98%。

 

特別的是,游離甲狀腺素可能是預測糖尿病發生的重要特徵之一,這是首次使用機器學習模型預測糖尿病並證明甲狀腺荷爾蒙重要性的研究。和先前的機器學習模型研究相比,此研究不只識別了類似的預測糖尿病關鍵因素,還強調了先前被忽視的甲狀腺荷爾蒙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顯示,透過一般健康檢查的數據,加上機器學習技術,便有機會提早發現哪些人屬於第二型糖尿病的高風險群。這不只幫助醫師能更早介入,也讓民眾能及早改變飲食、運動或生活習慣,進一步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真正落實預防醫學的精神。

 

 

恭喜朱醫師!

 

有 revision 機會,最怕回覆之後卻成 reject?那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回覆方法,厲害的研究者送出 reply 後,幾乎都會被 accept,95% 通過率很正常。如果在回覆策略上出了問題,錯過了被接受的機會,那是很可惜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60228_第十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快訊] 朱為民醫師團隊利用機器學習預測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之為期十年的台灣研究,獲 Diagnostics 刊登! 已關閉迴響。

2025 / 4 / 19(六)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01_20250419_radar

 

 

擁有學術寫作的基本能力,在進行個人研究,或是團隊合作上,都會是一大助力。新思惟致力於協助讓各位學員具備這樣的能力,在職涯發展上能更加順遂。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各項分數都在 4.86 以上,謝謝大家的肯定!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50419_第七十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2025 / 4 / 19(六)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已關閉迴響。

2025 / 4 / 19(六)「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劉郁軒醫師、賴正偉醫師

 

 

00

 

 

從來沒有接觸過統計的同學,用一個中午,就能實際上手做出成果。之後,更進一步協助各位同學,觀察自己還能往哪邊再做調整跟改進,這樣子的做法是學習上最有效率的規劃。

 

以下一起來看看,那些我們還想進一步說說的建議,以及看看兩位得獎同學的精采作品。

 

 

那些還能建議的小細節

 

 

01

 

 

建議將座標刻度改成朝外,如果是直方圖,請一定要從零開始。目前的直方外框是綠色的,建議改成跟裡面填滿的顏色一致,或改成無外框即可。X 軸的描述文字,記得改成更直觀而且可以投稿的寫法。

 

 

02

 

 

X 軸文字記得修改。文字方塊周邊的黑框請刪除。裡面的數據點,蠻建議可以改成純黑色的框,避免使用彩色。之所以不太建議大家使用彩色,是因為設計元素越多就越容易犯錯,尤其是多數同學並沒有設計方面的經驗跟思考,用越多設計,就越容易搞砸。加上紙本期刊印彩色其實是要加費用的,一頁往往需要增加 500 塊美金以上的成本,如果能用灰階處理好,會比較理想,通用性也更好。

 

 

03

 

 

不太確定為什麼同學會在畫面上貼上黑色的遮蔽條,我猜是因為同學想要遮掉些東西,可是並沒有選擇白色,而選成黑色。文字方塊的 p 請改成斜體,XY 軸的文字與數字請做粗體。

 

 

04

 

 

建議表格先去掉直線,然後數字欄位置中對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05

 

 

同樣也是建議數字欄位做置中對齊,畫面上的字體是 Arial,請改成 Calibri。小數點位數過多,可考慮精簡為兩位即可,變項部分要記得改成英文哦。

 

以下來看看兩位得獎同學的精采作品。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50419_第七十梯次課程記錄 | 已標籤 , , , , | 2025 / 4 / 19(六)「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劉郁軒醫師、賴正偉醫師 已關閉迴響。

2025 / 4 / 19(六)報名截止

 

 

01-2_thanks

 

 

感謝各位舊雨新知的支持,4 / 19(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現已報名截止。

 

若您對我們的各種課程有興趣,歡迎追蹤新思惟國際,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訊息。

 

 

追蹤訂閱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50419_第七十梯次課程記錄 | 2025 / 4 / 19(六)報名截止 已關閉迴響。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教我們掌握論文能被接受的關鍵!

 

作者:佳里奇美醫院 心臟科 林裕民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裕民醫師團隊,關於 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聯合治療改善心血管疾病與心衰竭患者之研究,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刊登!

 

 

00_innovarad_03_YMLin_MEPA_20210912_0436

 

 

上了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一次經驗,尤其是在統計圖表製作和審閱意見回覆技巧這兩個部分!

 

這次的研究主要使用 TrinetX 數據資料庫,這是一個涵蓋龐大臨床資訊的平台,讓我們能夠從中進行流行病學與臨床實證分析。不過,用這樣的資料庫進行研究雖然方便,但真正要論文寫作時卻,難免還是會卡關,像是怎麼把複雜的數據轉換成一目了然的圖表,過去我的只能盲目摸索……

 

 

統計圖表、論文標題,這些都超重要!

 

在論文課程裡,老師不只講解各種圖表的使用時機,更教我們怎麼從讀者視角來設計視覺呈現。像是 TrinetX 的資料很多是時間序列或病人分群,過去我直接用表格處理,但現在我會思考:這段趨勢能不能用折線圖呈現?不同族群的治療效果能不能用箱型圖或散點圖比較?甚至連圖例怎麼放、顏色怎麼用,都會影響讀者的理解。老實說,我以前做圖比較像是把數據塞進表格就好,但從來沒真正想過怎麼讓圖表「說話」。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0912_第四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教我們掌握論文能被接受的關鍵! 已關閉迴響。

新思惟解決了我面對資料不知如何動筆的困擾,課後成功發表!

 

作者:佳里奇美醫院 心臟科 林裕民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裕民醫師團隊,關於 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在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療效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刊登!

 

 

00_innovarad_02_YMLin_Meta-analysis_20210911_0819

 

 

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真的讓我在學術寫作這塊成長很多,尤其是論文結構、文獻回顧,以及回應審閱者的部分,帶給我不少實用又貼近實務的建議。

 

身為一名心臟內科醫師,平常要處理大量臨床數據。每當要把這些資料整理成論文時,總覺得很吃力,腦中想法一堆卻不知如何下手,怎麼安排內容、怎麼寫得清楚。這堂課正是釐清這種「不知道怎麼開始」的痛點,提供了一套很有系統的寫作方法。

 

 

知道歸知道,怎麼寫又是另一回事。

 

課程一開始,老師帶我們從論文的基本結構講起,包括 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 和 Discussion,我第一次覺得這些平常「覺得知道但又不太確定」的東西,原來可以這麼有邏輯。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210912_第四十二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新思惟解決了我面對資料不知如何動筆的困擾,課後成功發表! 已關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