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雄長庚 一般科 葉文碩 醫師
早在 2010 年的暑假,就看過蔡校長,當時是在一個放射科的暑期活動,聽過學長的演講,雖然只是講解放射科醫師的社群角色,但被學長精美的圖片以及演講內容吸引。
論文完全新手
新思惟開辦很多課,論文寫作是我還不希望這麼早接觸的部分,而命運好像有安排一樣,醫學生剛畢業時,於 PGY 課程中,社區的議題寫作,接觸到一些論文寫作的技巧,以及如何去蒐集資料,當時光是文獻蒐集就毫無方向,最後跑統計時也因為沒有經驗,只用 EXCEL 的表格以及老師的 SPSS 跑完的資料交報告,對於第一次非正式論文報告只能以一個「慘」字形容。
剛好在九月多,新思惟一開課,我就看到了,在掙扎了一個早上,以及詢問去上過的學長後,馬上我就去匯款繳交學費,希望這短短的半天可以幫助我住院醫師時,寫論文的順暢度。
對超級菜鳥也超級實用
雖然是高雄台北一日遊,但我卻覺得 12 月 20 日會是我吸收很多精華的一天,報到後,看到來上課的人大多資歷比我深,有好多都已經在寫論文了,老實說,跟我一開始的擔心也一樣,很怕今天的課程不適合我的程度,但在開課後,就覺得課程生動且易懂!
寫作重點裡,陳一銘學長教的四大段落書寫,好像又回到了國高中時的英文寫作,要有起承轉合,對我這個超級菜鳥也超級實用。
陳一銘學長還介紹了可以檢視論文重複性的軟體,這與當時我做問卷論文時遇到最大的問題一樣,因為發現文章幾乎都是把別人的內文複製貼上,最後覺得整篇都是別人的文章綜合體了,也不知道占多少比例,而這套軟體剛好就可以來分析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是否是「一大抄」。
原來 reviewer 在意的是這個
視覺優化的課程,看到蔡依橙學長對美編的重要性,沒想到這在 reviewer 的眼中這麼重要,連行距都是重點。
若是沒有學長的提點,我壓根沒想到每個 reviewer 都是在昏暗的光線、無聊的 meeting 中閱讀這些 paper,而且還是用紙本閱讀,想一想就覺得美化真是個很重要的元素。圖表製作,差異性更是要想辦法讓人一望即知,否則圖就白作了。
要「做」才會「懂」
接下來的「統計軟體課程」,因為還沒寫過論文,一開始其實消化不良,只能把不懂的拍照下來,之後再查資料看那些統計方法是怎麼一回事;但在「互動實作時間」,卻像在上電腦課,一步步做出像樣的圖表,一方面歸因於 MedCalc 的簡單介面,一方面由於講義的圖片說明以及在場的老師指導。
看著自己能讓一張張統計圖跑出來,雖然不是做到很完美,但覺得自己已經踏出了一大步,以後製作這些圖表,就不會覺得那麼難了。
不是每篇都要衝 original article
下半場的「多元形式」課程,才發覺自己從當醫學生以來都有的錯誤觀念,寫論文絕對是要像軍艦戰隊一樣,而不是每篇都要衝 original article,這個觀念有震驚到我,而在學長的講解下,也覺得很有道理。
在住院醫師一開始,就要選定自己喜歡的雜誌風格,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去耕耘,不求廣但求在某個領域讓別人看到成績,要做出有靈魂的研究。
投稿,則像是要跟雜誌求交往一樣,去愛她,她就會愛收你的文章,同時也能讓自己打入國際學術社群。
學習前輩經驗,增加自己信心。
最後提到了個人品牌的建立,聽到學長在「論文之路」上遇到的問題以及突破,也增加自己的信心,現在是醫療體系的最低等生物,也慢慢的要不斷突破,這過程中也希望可以像學長般累積自己有用的資歷,在網路以及各種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謝謝兩位學長在七個多小時的課程,帶給我們這麼豐富的人生經驗。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