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位緩慢起步中的 PGY
初遇新思惟的簡報風格
首次聽聞新思惟的名號,是在大五實習期間,一位同學的簡報受到老師們的稱讚,一問之下才得知了新思惟的簡報課程,並意外發現竟然有論文課程可以參加。
我在學生時期並沒有參加過實驗室或寫作的經驗,實習時逐漸確定了志向,沒想到卻是近幾年的熱門科別,聽到學長姐們人手一篇論文,不禁暗自擔心了起來,「寫論文感覺很困難又耗時,沒有經驗的我也有機會在申請前完成嗎?」
當時正在參加一個團隊的論文計畫,但實際上除了整理文獻,我對於整體寫作的架構與重點,可謂是一竅不通,但也沒有前輩或管道能讓我學習這些基本細節。「越重要的技能,越早學會幫助越大」,我這樣想著,按下了《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的報名按鈕。
精實且令人受用的課程
完成報名後讓大家自由提出問題,新思惟在課前就整理出回覆寄給我們,不只能了解其他前輩的想法,也方便當天課堂上提出進一步的疑問。而校長與老師們的回覆也很切中要害,讓我在上課前就驚艷不已。
課程中除了寫作各誤區的提醒,還有現場提問回答、實作指導,更貼心的是校長與其他老師會簡單詢問每個人的背景和目標、提供建議,能感受到對於每位同學的用心。
而教學本身相當扎實、不講廢話,一天內就可以了解從選主題、老師選擇與溝通到投稿技巧的滿滿技巧,確實是不虛此行啊。
更加值的售後服務
課後每週的 Office Hour 我認為是無價之寶,會這麼說不只是因為每週都有這項服務,更重要的是,諮詢內容其實不局限於寫論文的部分,職涯或投稿困境都可以問。我非常感謝校長在研究的抉擇上給了我中肯建議,能感受到校長是切身的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很高興自己最後做了正確的決定。
在粉絲專頁或是電子報中,也常看到校長與其他前輩提供自己的想法,甚至是 AI 應用這類的最新資訊分享。在成長的道路上,trial and error 肯定無法避免,很感謝新思惟與校長提供支援,讓我後續實際進入寫作時少走很多歪路,能勇敢且確實的踏出一大步。
另外我也大力推薦校長網站上的問答與經驗分享文,我對於一篇給實習醫學生的學習建議還印象深刻,照著校長當學生時的學習模式,即使我只能做到 50% 的程度,還是相當受用,透過校長的問答分享,也讓我對職涯發展有更廣的考慮,值得一看!
打造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那麼在課程中的所學對於實際的幫助如何?光是在尋找指導老師的階段,信件的內容和聯絡溝通的技巧,就讓我很順利的聯絡上目標老師,並且展開後續的討論。
由於老師日常事務繁忙,一些基本的錯誤透過課程內容也能夠事先避開,並且篩選更重要的問題與老師溝通討論,我覺得對進度上幫助非常大,也讓老師對於我的程度更加有信心。
就如同校長分享過的一張圖,「同樣幾位學生,你是老師的話會想幫忙程度好的人推一把,還是指導從零開始的人?」即使程度不敢說是最好,但我想自己也足以避免誤觸雷區,讓我在漫長的寫作中更加順利。
而另一方面,在上課時也了解到,許多老師或前輩可能握有大量資料,但常苦於缺少分析、整理的時間,這時一位有基礎技能的學生,就能扮演關鍵的腳色,不浪費珍貴的 data 又能產出有意義的成果,對於老師與學生來說也是雙贏局面。
兩年後的回顧:課程是否值得?
目前我已擔任 PGY1,繁雜的臨床事務與值班中,仍能擠出一些空檔持續寫作(這部分校長也有分享時間分配技巧!真的太實用),我想當年新思惟的論文課程真是功不可沒,尤其這幾年論文產出愈發興盛,不少學弟妹在實習之初,甚至在校期間就開始進行。
在開始投入研究後,偶爾分析出一些重要的結果,在和指導老師討論的過程中也慢慢感受到有趣之處,也逐漸累積了一些成就感。因此,我想不論是現實面的需要,抑或是能一窺研究的趣味,不論以後會走向何方,我覺得論文寫作和技巧的學習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很感謝自己兩年前的決定,也很敬佩新思惟團隊的付出,能夠認識新思惟團隊和校長本人,或許是比課程本身更棒的收穫!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