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防醫學院 藥理學科 黎光晧 講師
踏入教室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
身為一個剛踏入研究領域的新手,對於論文寫作總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己的作品不夠專業。「這次一定要把基礎打好!」我暗自握拳給自己打氣。
完全不同於學校教過的內容
課程是由蔡依橙醫師、陳一銘醫師及吳爵宏醫師授課,這次學習經歷,讓我在短短一天內獲得從來沒聽過的實用寫作技巧,也對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課程的設計極具結構性與實用性,完全不同於之前學校教過的內容。每位講師都像是在分享「江湖密技」般,毫不藏私地傳授實戰經驗。
陳一銘醫師談到運用 AI 輔助寫作時,內心一直感到很驚奇:「原來寫論文也可以這麼有效率!」
吳爵宏醫師的圖表排版課程,則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好的圖表不只是數據的呈現,更是論文會不會被接受的關鍵。
艱澀的統計概念變得超有趣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統計課程。還記得以前看到統計就頭痛,但這次陳醫師用生動的例子,把艱澀的概念變得超有趣。我的內心獨白是:「天啊!原來統計可以這麼好懂!」
本次課程還安排了實際操作 MedCalc 統計軟體。我們透過「破解熱門科的錄取秘密」這個小主題,學習如何進行統計分析,並理解數據背後所蘊含的趨勢與意義。在學習 MedCalc 軟體時,講師親自指導學員,那種細心的態度讓人感動。
聚焦實用技巧,回去馬上能用。
在「發表期刊選擇」課程中,陳一銘醫師不僅分析了各類期刊的特色,還分享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期刊,以提高論文被接受的機率。
最後,吳爵宏醫師的「發表經驗分享」則讓我們了解如何組成團隊,與指導教授溝通的技術,以及投稿時可能遇到的困難與解決之道。
課堂沒有冗長的理論,而是直接聚焦於能夠立即運用的工具與技巧。每個環節的內容皆精煉務實,確保學員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
課後我最大感受是「高效」與「實用」。傳統學術訓練常常過於理論化,學生往往需要花費整學期的時間才能勉強理解一些概念,但在這一天的課程中,講師們透過精準的講解與豐富的實戰經驗,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學術寫作與發表的核心技巧,真「一日十年功」。
短短一天的課程,不只學到了實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信心。現在已經迫不及待要把所學應用在論文寫作上。或許未來的路還是會遇到挫折,但至少我知道了該怎麼克服。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