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提供方向與資源,我從可行性出發找到研究賣點。

 

作者:科羅拉多大學 醫學院 感染科 邱家佑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真菌誘發的血噬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之文獻回顧,獲 Journal of Fungi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0479

 

 

學術會議的偶遇,從指導教授那裡抓住合作機會。

 

2024 年 9 月,我去參加黴菌雙年會的會議,遇到了在 MD Anderson 指導我發表過兩篇論文、專門做黴菌感染的教授。跟他打招呼的時候,他主動告訴我,他現在腦中有一個 review article 的點子,如果我有興趣,會議結束後 email 給他。於是我跟他聯絡,他告訴我這個主題,讓我思考可行性。

 

MD Anderson 文獻查詢的圖書館專員,在我提供關鍵字之後,一天就給我文獻的 Excel 檔案,共有 2000 多篇,我剛開始排查就發現 2022 年已經有人發表了噬血症候群(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HLH)在 HIV 的病人身上,雖然那一篇研究並不是專門針對黴菌,但是 subgroup analysis 裡面已經有列出黴菌感染誘發的病人。

 

 

反向思考,找到研究賣點。

 

我跟指導教授 email 討論,既然人家做過 HIV 的族群,那我就反過來做另外一半 non-HIV 的族群,所以又讓文獻查詢的圖書館專員在排除 HIV 之後重新給一次文獻,共有 1000 多篇。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最後從 98 篇文章找出 116 個病人做討論。

 

我分析這 116 個病人的特性,包含:HLH 的診斷與治療、黴菌感染的診斷與治療,還有他們的預後。因為有 1000 多篇文獻,所以還加碼製作了幾個表格,分別是 HLH 被黴菌感染誘發的比例在 HIV 和 non-HIV 族群,還有整理文獻上根據不同誘發因子引起 HLH 的預後。雖然這些加碼的圖表並沒有直接反映在這篇文章的標題上,但是我相信這篇文章對於這個領域算是一個很好的回顧。

 

當初如果沒有指導教授給我這個題目,以我自己的臨床經驗跟敏銳度,是絕對不可能想出這個主題。在指導教授給予的資源下,我也不用自己收集文獻,而且重點是 MD Anderson 文獻查詢專員回覆的時間很快,像是我 9 月要資料,花了 3 個月寫完,然後 12 月又要求搜尋這 3 個月內的文獻以免有疏漏,都是在一天內得到回覆。

 

這一篇的投稿相對順利,因為關於黴菌感染的雜誌沒有很多,一開始就投 MDPI 旗下的 Journal of Fungi,在審閱三週之後,兩個審閱者都給予 minor revision,簡單回覆之後就能刊出。

 

 

MDPI 發表速度飛快,有這些意想不到的巧思。

 

MDPI 有一個跟其他期刊最不一樣的特點,是他們的投稿系統跟排版。因為要求快速刊出,MDPI 會要求你在投稿的時候,就用他們所提供的 Word 模板,而且在 accept 之後,他們也會提供一個 Word 檔案,然後用螢光標註、註解的方式讓你去做 proof reading。這和其他出版商使用線上排版校對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現在許多期刊社在開始求快的情況之下,排版難免會有疏漏,但是 MDPI 直接把球丟給作者,讓作者自己想辦法也堪稱一絕。相較其他出版社從 acceptance 到刊出需要 1-3 個月,MDPI 系列則不到一週,大大縮短了作業的時間。

 

我剛變成主治醫師,還是持續在學習,持續跟過去的指導教授聯繫跟合作。學術合作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是一個緣分與互動,而不是單向的要求。不過證明自己能整理資料、做簡單的統計、繪製簡單的圖表,都能為自己增加能見度,也為未來的合作種下契機。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80505_第二十一梯次課程紀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