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軍總醫院 張君豪 醫師
作為一名論文初心者,雖然在學生時代就認識許多有多篇著作的院內大老,也經常聽聞論文寫作的能力,對於未來不管是應徵住院醫師、晉升總醫師、主治醫師或考取教職都不可或缺。
寫作技能太弱,老師還把題目給別人寫。
但無奈萬事起頭難,在沒有充足背景知識的情形下,縱使有向學長姐請教,但得到的知識卻總是過於零碎,無法串連。
即便好不容易有找到想寫的題目,但每每在多方搜尋文獻後,仍躊躇不知如何下筆,對於老師的催稿也常常以臨床事務繁忙推託,以致後來不但與老師關係交惡,甚至還讓老師將該題目轉派由其他同學撰寫,至今令我深感惋惜。
在網路上搜尋到新思惟團隊舉辦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課程,時間與地點又剛好自己可以配合。故立即聯繫工作人員詢問,也感謝貴校同仁接納我在報名截止時間後,仍然能夠網開一面,讓我順利參與本次課程。
原來寫作可以這樣快速完成而不會惹惱老師
課程一開始,陳一銘醫師就開門見山地向學生們講解論文四大段落的架構,並針對每個段落的撰寫重點及常見錯誤予以說明,同時也闡述在 AI 方興未艾的現在,要如何使用 AI 協助我們快速完成論文而不會惹惱老師、reviewer,甚至被 reject,馬上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後續的課程如吳爵宏醫師的圖表排版、學術生存指引;陳一銘醫師的統計教學、互動實作、期刊選擇;以及蔡依橙醫師的統計製圖結果綜合講解,也都非常引人入勝,常常給我一種每堂課半小時太短的遺憾。
講師居然也是互動實作時間的助教
除了第一堂課的論文架構課程外,其次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午的互動實作時間。除了有讓我們練習的虛擬資料,也在講義上提供操作流程,讓我們可以 step by step 做出自己的統計圖表。
更甚者,每個剛剛還在台上授課,意氣風發的老師們,此刻一個個化身小助教,一一親身下場回答同學們在實作過程中的各種疑難雜症。
連因為社恐而不敢發問的我,也被其中一位老師注意到我在東張西望,而主動前來幫我答疑解惑,讓我銘感五內,不僅由衷折服於老師們的親力親為,也不禁擔心他們這樣一整天的課上下來,真的有時間休息和吃飯嗎?
值班後來上課,完全不想打瞌睡。
一天的時間稍縱即逝,很感謝每位老師的親切、熱忱、不藏私,也用「論文學習路上沒有笨問題」來鼓勵同學們提問。原本還很擔心剛下值班,就來上課的我會不會精神不濟,但一整天的課程下來,自己竟一點睡意也沒有!
雖然未來回到臨床,仍然只能在大量的臨床工作中抽空完成論文,但是在今天的課程結束後,不僅對論文寫作有了方向,心裡也相對踏實許多。
希望未來在步入住院醫師生涯後,能盡早找到合適的指導老師和撰寫題目,並順利完成屬於自己的第一篇文章。相信自己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之後,在未來論文寫作上能接二連三,不斷產出。祝願在不久後的將來,能有好消息跟各位分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