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想打退堂鼓的研究主題,堅持下去最後成功發表。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腎臟科 顏辰瑋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顏辰瑋醫師團隊,關於持續性急性腎損傷影響新生兒神經發展和生長發育之研究,獲 BMC Pediatrics 刊登!

 

 

Mepa_20201017_0555

 

 

不只是成人,孩童也會罹患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是大家很常聽到、也知道的問題,但在小朋友的族群其實相對成人來說並不是那麼樣的常見。但在兒科加護病房以及新生兒加護病房中的病童,急性腎損傷卻並不那麼少見,且造成的併發症也不少。

 

 

同事的文章提供了方向,但還是陷入瓶頸期。

 

在當總醫師時期,就想做一個跟急性腎損傷相關的研究,但想了很久仍然不知道要從那方面下手去探究。恰好某次閱讀到一篇我們醫院的新生兒科醫師們發表的文章,內容是接受低溫治療的周產期窒息的新生兒發生急性腎損傷的獨立預測因子,因而給我了初步的靈感啟發。

 

然而,在持續文獻上的搜尋過程中,我又迷惘了,迷惘及困惑的是新生兒的急性腎損傷要跟什麼做連結?過去是否已經有學者或是專家做過研究?

 

時光飛逝,一直毫無頭緒地拖著拖著就又過了半年。

 

 

前輩的建議,把我從卡關邊緣拉回來!

 

某次參加腹膜透析研討會的時候,發現越小的孩童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的時間如果越長,則骨頭密度、質量及生長的形狀都會較差。

 

研討會結束後,科內的前輩醫師知道我之前一直想做新生兒的急性腎損傷相關研究,於是建議我可以從回溯性的方式去收集這些小朋友資料,接著 Longitudinal 去追蹤他們是否有持續回診的紀錄,追蹤過程的評估結果如何,然後利用類似單盲研究方式,拜託助理來挑選適當條件的小朋友當成對照組來進行比較分析。不要自己挑選,減少個人先入為主的想法,再來比較結果是否有差異。

 

同時間,我也與新生兒科的前輩醫師們討論,急性腎損傷要跟什麼做連結比較適合且有亮點,最後拍板決定了這次的主題。

 

 

一度想放棄的我,好在有助理跟好友的支持。

 

由於收錄的時間比較長,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繁瑣,遇到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問題,過程中一度萌生想中途打退堂鼓換主題的想法,也因無法心平靜氣地整理資料,還曾將這些資料丟在電腦內三個月都不想打開。

 

反倒是我的助理比我還積極,他率先跟我說,他將對照組的料整理得差不多了,我才再次提起勁,繼續完成中斷多時的資料以及查詢與閱覽文獻。

 

過程中,作者群中的一位好友也不斷提供我協助,讓我後續在分析及製作圖表的過程免了不少顛簸,真的很謝謝她。

 

 

被拒稿也不氣餒,改投一次就有好結果。

 

在投稿時,第一次是投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但很快地就被 reject 了。雖然這次是被 reject,但並不像之前一樣的氣餒,於是我改投了 BMC Pediatrics 試試看,心裡不斷給自己打氣:這次會有機會的。

 

雖然審稿過程加上 revise 花了不少時間,但最後結果是好的,而且很快就 online publish 了,真的很開心。

 

最後,不免俗的要感謝新思惟國際,很開心有機會認識了蔡校長與新思惟國際,希望透過這能讓人茁壯成長的地方,一步一步達成自己的目標!新思惟國際每次推出的課程都很吸引人,後續有機會的話,真的還是想參加各種不同種類的課,期望能在各方面都不斷進步。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01017_第三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共享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