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8 / 10(日)「統計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梁碩文醫師、郭彥劭醫師

 

 

00

 

 

若能學會統計,在遇到資料的時候,能夠根據自己的好奇心去挖出有趣的事情,並且用科學方式呈現,還做出漂亮的視覺化圖表,當然是很酷的事情。

 

即使完全沒有統計的經驗,只要經過優秀老師的講解跟帶領,「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做資料探勘,並且完成統計分析,然後做出 SCI 期刊能接受的圖表。

 

在我們的工作坊,短短一天的時間內,這些都能學到之外,甚至連表格如何優化才會好看,都能夠一併學到。

 

以下,我們來看看一些老師還想進一步提醒的細節,然後一起來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那些老師還想建議的小小細節

 

 

01

 

 

這張同學在數值的直方上使用了比較特殊的邊緣,使得視覺上看起來有些立體。請各位同學務必要記得的是,在科學期刊使用帶有 3D 感覺的設計,並不是個好選擇。因為它會造成比例上的混淆。而且增加的視覺美感,事實上與其他周邊文字數字的風格也不一致。建議照我們的範例使用扁平化的做法,會是比較理想的。

 

 

02

 

 

這張直方圖沒有從零開始,是「一定」要跟同學特別提醒的。「直方圖要從零開始」,這就是科學製圖的一個重要核心原則。其次,XY 軸跟文字方塊,建議做成粗體,< 的前後各加一個空格,p 做斜體。

 

 

03

 

 

這張的圖例說明沒有放到裡面去,有點可惜,導致右上右下還有正中央都有大片的空白區。圖例說明的兩行,大小寫規則不一致,周邊也多了方框。建議參考我們的範例做做看,並感受這兩種版本在視覺上的不同。

 

 

04

 

 

XY 軸的數字,建議做成粗體,文字方塊中的 < 前後請各加一個空格。

 

 

05

 

 

同學可能有探勘了一下那五個離群值的狀況,看完之後卻忘了把痕跡收掉。於是之後就加了一條馬賽克遮住。但這麼做的話,其實畫面會變得有點奇怪。建議在抓圖之前,在空白處點一下,相關的查閱痕跡就會消失,再抓圖即可。所有的文字數字都建議做成粗體,小於符號的前後各加一個空格,p 做斜體。

 

 

06

 

 

Y 軸的數字沒有粗體,建議加粗體,文字方塊的 < 前後各加一個空格。

 

 

07

 

 

字體有點太小了,而且又使用了襯線字,辨識更為困難。如果真的到 A4 紙上排版的話,應該是看不清楚的。建議全部改為 Ariel 粗體,並且放大字體。

 

以下一起來看看得獎同學的作品。

 

 

梁碩文醫師

 

 

11

 

 

梁碩文醫師的作品,在大約截止時間前一個小時就已經全數完成,而且完成度非常高。以下就所上傳的內容,做一些錦上添花的小小細節提醒。不過要特別說的是,這一整套圖事實上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12

 

 

直方圖記得從零開始,是很棒的事情。文字方塊裡面的 p 如果能做斜體會更為理想。

 

 

13

 

 

這張做得相當不錯,你可以注意到 XY 軸與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樣的大小以及粗體。在圖例這邊的三行字,行距也控制得非常理想,p 變成斜體的話,就 100 分了。

 

 

14

 

 

這張表格處理得非常好,一樣是 p 建議做成斜體。

 

 

15

 

 

這張也相當不錯,除了 p 改為斜體之外,右邊倒數第 4 行的小於之後加個空格,就完美了。

 

恭喜梁醫師!

 

 

郭彥劭醫師

 

 

21

 

 

郭彥劭醫師的作品,在細節上都處理得相當不錯,這張沒有任何要進一步建議的了,你可以注意到他的 p 是斜體,小於的前後各有一個空格,所有的文字數字都是一樣的大小、一樣的粗體。

 

 

22

 

 

直方圖從零開始,文字方塊 XY 軸的標示都沒有問題。

 

 

23

 

 

小表格做得非常好,這張如果一定要再給一點建議的話,是表格的三條橫線稍微粗了些,所謂粗的定義,就是當你的線條比裡面的文字筆畫還要粗的時候,就表示稍微過頭了。因為表格的重點應該還是裡面的文字跟數字,這些線條只是協助我們閱讀方便,並做一些分隔與引導,線條不應該喧賓奪主。

 

 

24

 

 

大表格處理得非常好,線條也低調些,沒有進一步要建議的了。

 

恭喜郭醫師!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50810_第七十三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