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以 AUC 調整萬古黴素劑量,配合 β-內醯胺類抗生素時的腎毒性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這是一篇觀點很前衛,而且只收錄 4 篇文章的 meta-analysis。根據 2020 年美國感染科最新指引建議,vancomycin 的監測方式從之前的 trough based method(給 vancomycin 30 分鐘之前抽血測濃度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改成 AUC based method (任何時間抽血測濃度然後把數據丟到公式裡去運算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因為這個方法很新穎,大概 2021 年美國才陸陸續續開始被醫院們採用。
世界上有些國家的醫院也採用此方法,雖然這個 AUC based method 醫院需要花錢買軟體或請藥師去計算下一劑用量,但優點是減少病人抽血次數,以及減少 vancomycin 造成的腎臟傷害。
觀點這麼前衛的文章,能夠被接受嗎?
之前的經驗已經得知,Vancomycin 加上 Piperacillin-tazobactam 對腎臟損傷有加成的副作用,比起 Vancomycin 加上其他抗生素來的大,所以我這一篇文章目的是探討:以新的 AUC based method 有沒有減少腎臟損傷的副作用。
因為 2020 指引才發表,我 2022 年 8 月就開始寫這一篇,並在 2022 年 9 月寫完,我在找資料時注意到,其實總共只有不到 200 篇的文章被納入,而且看標題跟摘要很輕易地就刪去大部分的文章,最後只有 4 篇進我的 meta-analysis。Primary end point 三篇文章,兩個 secondary end points 兩篇文章。
在我收錄的 4 篇文章中,有 2 篇需要跟原作者寄信詢問細節,意外的是,2 篇的作者都有回覆且很乾脆,這算是意料之外,否則這個 meta-analysis 也無法完成。
其實當初在思考寫這一篇文章的時機會不會太早,畢竟這個指引才發表兩年,而且收納的文章數也很少,但最後我還是做了,因為覺得這個觀點很偏鋒前衛,而且很難驗證是否為真,而我也想要寫這個研究方向的過去 / 現在 / 未來,給後人參考,因此我最後還是花了一個月來完成。
過濾好的 reviewer 意見,讓文章更完整。
因為樣本數太少,而且世界上只有少數醫院使用 AUC based method,一開始在投稿的時候,我就曾設想過雜誌要找 reviewer 肯定很難,第一家投稿 IF >10,我錯估情勢浪費了三個月,於 2022 年 12 月的時候被退,reviewer 並沒有給什麼建設性的意見;第二家換投 MDPI Antibiotics (IF 5.20);第三家投 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 (IF 4.4),雖然都被退稿,但 reviewer 給了我很好的改進意見。
這時我盤算著下一個目標要投稿什麼雜誌,因為這篇有幾個領域可以投,而且目標應該是 IF 2-5分,這些領域分別是腎臟科、感染科、藥學類、一般內科。
趨吉避凶,挑選適合期刊的策略。
在投前三家雜誌時,根據 reviewer 的回饋發現,腎臟科領域在 2022 年開始有很多專家開始對於「Vancomycin 加上 Piperacillin-tazobactam 對腎臟損傷有加成的副作用」這鐵律產生質疑並開始做翻案文章,我心想,我的整篇文章的理論基礎就是建立在「Vancomycin 加上 Piperacillin-tazobactam 對腎臟損傷有加成的副作用」此事為真,萬一這個論點被推翻,我整個文章不就沒戲唱了。
因此趕緊將這個新論點加入,以兩句話放在 limitation 裡,決定不投腎臟科雜誌,以免跟 reviewer 爭論不休還遭到退稿;因為也不想跟藥學類雜誌纏鬥,他們會問一些很基礎的化學問題和藥物動力學的數學問題,這也不是我擅長的領域,於是最後選擇 MDPI Medicina (IF 2.9) 這本一般內科的雜誌。
不過不湊巧的是,剛好碰上 MDPI 其他雜誌被 Web of Science 除名,我個人對於 MDPI 並沒有偏見,因為自己被 MDPI 系列雜誌退稿多次,被退的機率比接受的機率大太多。雖然我認為 fast review 的確會對品質產生影響,但我覺得沒有一個研究是完美的,就算是不完美的研究,也應該有一個舞台,藉著舞台讓其他人看到,一起發出其他研究。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