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偕醫院 胸腔內科 陳昭賢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昭賢醫師團隊,關於 Xofluza 治療流感效益與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刊登!
我本來以為產出論文最花時間的是書寫,後來才瞭解到難的是投稿過程,因為生殺大權都操之在別人手中。經過數十次的退稿,我領悟到,若能在書寫論文的過程試著換位思考,可以讓投稿的過程更順利,所以在這邊與大家分享。
讀者到作者:論文出發點
開始書寫論文,首先要想一下,拿到這本雜誌的讀者會對什麼題目有興趣,看完摘要會想下載來仔細閱讀?雜誌的編輯畢竟要顧慮雜誌的銷量,若是讀者都不想看的論文,大概第一個時間就會把它退稿。
基本上大家都是媳婦熬成婆,從一位讀者晉升為作者,所以想一想臨床會遇到的問題,或是在文獻搜尋過程中缺漏的那片拼圖,自己身為讀者想找來看的論文,或許就是寫作的開始。
論文的寫作通常都是從依樣畫葫蘆開始,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conclusion,重點就是邏輯通順、簡單易讀。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找自己覺得寫得很好的論文們來參考一下:「它包含了哪些部分?畫了哪些圖表?用哪些方法來分析?怎麼用字遣詞的?引用哪些參考文獻?」硬著頭皮先把它寫完,找個前輩老師提點一下、送個英修整型一下,論文通常就有一個雛型了。
審稿者到作者:投稿更順利
當論文初步完成以後,試著想像自己是位挑剔的審稿者(reviewer)回頭來讀這篇論文:「有前後不一的地方嗎?寫得不清楚的地方嗎?邏輯跳躍的地方嗎?研究方法有瑕疵嗎?有強調這篇研究的價值嗎?」有些地方可以改正就趕快改正,沒有辦法改正的地方就寫進研究限制(limitation),通常自首都可以從輕量刑。
不知道 reviewer 怎麼想,可以看看作者說明(author instruction),或是詢問當過審稿者的朋友。比如說,統合分析就要遵循 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寫作規範,有缺漏的話,偶而就會被審稿者「噹」,退稿也只是剛好而已。
當然跟審稿者直球對決也是一種方式,一直投、一直投,隨著經驗累積就會發現,大部分的審稿者會在意的就是那幾個地方,運氣好還可以遇到教學熱忱的審稿者,連要怎麼修訂論文都跟你講清楚了(還附上參考連結 XD)。
評讀者到作者:提升影響力
依照實證醫學的生產流程,初級文獻(RCT、cohort study、case control study 等)會加工成為次級文獻(systemic review、meta-analysis)、次級文獻也可能被加工成為診治指引(guideline)。
若是要讓論文更上一層樓,就要換到評讀者的位子來看看自己的論文、減少論文的偏誤(bias)。比如說隨機分派研究(RCT)會用 Cochrane risk of bias tool,而非隨機分派研究會使用 ROBINS-I tool 來評讀文獻品質。
當我們熟悉其中常見的偏誤,就可以在研究設計的時候多費心,或是在論文寫作的時候將相關的細節寫出來,讓辛苦完成的研究可以被評等為更佳的證據等級、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有些登在 NEJM 的大型研究也會因缺乏細節的描述被評為 unknown risk of bias,這樣多冤枉);當寫作統合分析論文的時候,若是能貼心的用 GRADE 系統評比不同結果(outcome)的證據等級,診治指引在製作的時候,更有可能引用你的文獻,因為它通常也是用同樣的系統來評讀證據等級的。
一位前輩告訴我,投稿要平常心,什麼時候被接受,有時都得靠緣分。當論文投稿出去以後,我們只有兩件事情可以做:其一是退稿以後,在最快的時間再丟出去;其二是繼續寫下一篇論文。希望大家的論文都能順利被刊登。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