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出來?缺少架構與技巧,拖慢了我的論文進度!

 

作者:忙於學術兼育兒的醫師爸

 

 

MEPA_20250111_0174 

 

感謝新思惟一如既往推出高品質課程,且讓我們有分享自身心得的機會,但礙於個人因素暫時需匿名,還請大家諒解。

 

簡單介紹一下自身背景,提供給未來有興趣報名的人士做參考。目前為醫學中心工作者身兼學齡前好奇寶寶的家長,在課程前已有不止一篇第一作者的 original article 及 case report。

 

至於為什麼會在這個階段才迷途知返,擁抱新思惟?源於自身瓶頸的察覺及難以突破。

 

 

回顧過去,發現自己的寫作痛點。

 

回顧過去,想再次感謝那些在我初出茅廬階段細心指導的老師們。然而,過去和老師們的合作經驗,有些是已經有 data 的 excel,只待產出文章;抑或用老師提供的 SPSS 程式碼清單,跑出 p value < 0.05,卻對背後實際的統計意義所知有限;或者依循老師的思路,ABCDE 一路往下寫,卻無法參透背後思路邏輯的全貌。

 

隨著臨床資歷漸長,開始慢慢獨立之後,卻發現自己缺乏單兵作戰產製論文的能力,對架構跟技巧地掌握有限,更拖慢了文章產出的速度。

 

 

寫作卡關?高效且濃縮的實戰指引,提升發表量能!

 

此次參與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內容如同之前曾參與過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一樣,內容豐富且實用,涵蓋了學術寫作的全方位指導。

 

課程從撰寫架構入手,詳細解析了 4 大段 16 小段的論文結構應用,將複雜的研究內容轉化為條理分明的文章架構,有效提升了寫作效率。

 

透過文稿編排的課程,我學會依據不同學術期刊的要求設計格式,從而提升論文的專業感,以求在第一眼就抓住 editor / reviewer 的目光。

 

 

寫作、統計、投稿通通搞定,論文發表輕鬆駕馭!

 

在互動實作部分,透過講師們手把手的耐心指導,得以初步掌握符合 SCI 標準的專業統計圖表之製作方式,不僅增強數據的可讀性,還提升論文的科學性與說服力。

 

此外,在這學術界持續變動的時代,課程亦針對投稿策略做建議,包括如何分析期刊特性(OAMJ vs 傳統期刊)及如何審視自己的需求彈性調整,使我對投稿流程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同時,課程還教導了如何找老師及與老師適切的互動模式,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以充分發揮研究的效益。課中,還介紹了 AI 工具在文獻管理、語言優化與寫作輔助中的重要性,讓我眼睛一亮!原來 AI 應該是要這樣使用的,自己過去的作法並沒有善用 AI 的潛能。

 

 

升級論文寫作能力,育兒與學術兩不誤。

 

儘管我十分贊同課程中提到的「大塊時間論」,但對學齡前孩童的父母來說,吃喝拉撒 / 帶繪本 / 講故事 / 陪玩等事項,往往耗費大量時間,僅有將孩子哄睡後的片刻時光才是自己能獨立運用的。如今弄懂論文結構加上 AI 協助,讓我能善用上班的細碎時間,榨出文章的字字句句。

 

育兒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過去的寫作策略儼然已不敷使用。感謝新思惟協助我升級論文寫作的能力,期許自己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依舊能有燦爛且持續的學術產出。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250111_第六十八梯次課程記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