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reject 到 accept,找回寫作初衷。

 

作者:新竹馬偕醫院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陳智帆 醫師

 

 

MEPA_20171224_0584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是我初心最想上的課,後來繞了一圈先上了其他課程,在簡報設計論文架構已有了解,但是統計部分還真是我的罩門。面對密密麻麻的 Excel 表格、繁複的統計方法,以及斷簡殘篇的資料,遲遲未能推進……。雖然也有師長說需要時再去找生統小組指導,或者圖書館、網路自學,但是對於一片空白的我,需要的是敲門磚,這堂課就是一個起步。

 

 

想學會如何應用統計而非鑽研公式

 

當陳一銘醫師說:「今天我們的統計課程沒有任何的數學公式」,不禁莞爾一笑,這才發現之前努力地鑽研抽象的公式,迷失在一堆 xyz 與羅馬數字當中,結果反而忘記當初學習的初衷,是想知道如何在臨床上應用?統計能回答什麼問題?統計應該是工具,為了解決問題而服務,怎麼反客為主,變成最大的障礙了?

 

當然我也不否認統計的確還是要花一點時間才能理解,我沒有使用過 SPSS,當然無從比較 MedCalc 軟體。接觸的第一印象,如同我們平常使用的 Word、Excel、PowerPoint 一樣,了解操作步驟、公式按鈕位置,就能逐步完成,比較像是電腦課,而不是複雜深奧的統計。反而是陌生的統計與圖表英文,需要花多一點時間查詢,還好有如同左右手的助教隨招隨問,手把手地幫我解決誤觸與搞砸的操作。

 

 

原來文章種類這麼多,還可訓練思考。

 

下午課程講解期刊選擇,有一般性的、次專科性的期刊比較,從年份、國家地區、編輯審閱速度、SCI impact factor 趨勢、引用次數、收費、臨床或基礎實驗的分別,都有細微的考量,也提到會收 case report 的期刊,參考文獻的列舉多寡,這都是自己以前沒想過。

 

小品文包括 image、video、letter to the editor、correspondence、author reply 等,我們平常選讀的論文通常不是這一類,但的確能在短短的零碎時間讀完,代表不同的實用性,以及國際上討論的熱點,也是訓練自己思考的方向。

 

 

講師們也是從資源有限的環境走出來

 

蔡校長的時間管理課程,真的很有恍然大悟的驚嘆!從捨棄零碎時間寫論文,到運用塊狀、帶狀時間,等於一周可以兼兩份工作,我也滿慚愧,從沒做到這麼極致地埋頭苦幹,也不曾努力過五篇稿子,難怪沒半點成績,還沒辦法起飛。

 

論文發表被接受可喜可賀,即便退稿或修改也從中學習經驗,當成讀免費的研究所是很大的鼓勵。看到有限的空間資源,伸手可及的辦公室,滿滿的資料與知識都在其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免還是羨慕有辦公室的醫師啊!(目前我只有掛醫師服的一格櫃子,不是窩在值班室與學姊共用一台桌椅電腦,就是遊走各護理站或討論室,去跟大家搶或霸佔公用的電腦。)

 

回家面對課程手冊發呆時,才注意到封面圖案旁邊有一小區塊英文字,reject 和 accept 這兩個看似相同的單字圖案,我以為只是上課穿插一則創意巧思的笑話,圖案上還有刀切、旋轉、縫合,英文小字說明詳細的改變步驟,宛如手術記錄般,記載著我們一點一滴努力學習與轉型的過程。

 

 

banner_2016

 

 

這條路上,我們不孤獨。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71224_第十九梯次課程紀錄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